
與太太許瑞云醫師一起推廣「心念醫療」,鄭先安醫師認為,當我們愈擔心、壓力愈大時,心念的產生就愈多,很容易干擾、分心,進而影響工作與人際關係。穩定的心念就如同大海,即使偶有漣漪、波浪,大海的中心依然穩定包容、如如不動。當我們感到情緒浮動時,也可以透過一些「正念練習」有效滋長自己的心靈、恢復平靜。
行醫40年,有豐富臨床與人生經驗的鄭醫師,也為大家提供幾則輕盈且值得深思的人生建言。
鄭先安醫師:給上班族及退休族的人生建議
行醫40年,有豐富臨床與人生經驗的鄭醫師,也為大家提供幾則輕盈且值得深思的人生建言。
給上班族的人生建議
錢夠用就好
每個人都為了長期的經濟需求而認真工作打拚,但鄭先安醫師認為,最重要的觀念是「錢夠用就好」,雖然沒有錢會很辛苦,但擁有太多也沒有用,因此不必過度汲汲營營於錢財。「當然每個人需要的角度及程度不同,看你怎麼去用它,但原則仍是夠用就好。」因為賺得再多,到最後也不見得是自己使用。
健康:專注在當下
吃飯時就專注吃飯、走路時專心走路、工作時就認真工作,愈能夠專注在當下,心念及浮動情緒的干擾就愈少,這也是許多學習內觀、禪修、靜坐時很重要的觀念,對健康也有幫助。
學習覺察並接受
想到過去的事情、擔心未來的壓力,當念頭、情緒開始浮動時,學習發掘、尋找原因為何?知道後就要學習接受,「我知道我現在有這樣的一個情緒,OK我知道、我接受,我不抗拒也不壓抑,」鄭先安醫師表示,當自我覺察情緒並接受它後,就可以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處理,心理的浮動就會少很多。
人生目標、圓滿關係
鄭先安醫師坦言,人生目標及圓滿人際關係這兩件事,對於上班族而言可能有一點困難,因為人生目標有分為短、中、長期,端看自己如何界定。「但找到你覺得這輩子走這趟旅途是很有意義的事,那就夠了。」
同時,若這份意義是可以幫助到很多人,「利益眾生、共好且大家一起共同成長」,假設有如此願力,很多助力自然就會進來。
至於圓滿關係,鄭先安醫師提及,上班族的年紀通常「自我性」較強,常常會有「為什麼他可以傷害我?為什麼他可以對我這樣?」但隨著年齡慢慢成熟,看到的世界會更廣大,也就有機會慢慢摸索出自己來到這個世界,需要完成的「功課」為何?需要學習的事情是什麼?此時,就會慢慢就會冒出更有「智慧」的想法。
隨著想法的逐漸成熟,慢慢就能夠超越,不再侷限在「我的觀念」裡面,看到在能量的世界中大家都是一體的,「把心打開接受不同的想法,情緒就會穩定許多。」
給退休族的人生建議
工作退休但身體還沒退休
鄭先安醫師表示,健康是退休族需要思考的一大課題,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退休後還能用多久?該如何保養?很多人年輕時拚工作而忽略身體,熬夜、過度用腦、壓力過大等都是常面臨的問題,但退休後就要開始檢視過去的生活型態,並就睡眠、飲食、紓壓、生活及人際關係等這些大方向適度調整。
人生下半場的目標
思考退休後的時間,可以做什麼既有意義又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鄭先安醫師以他自己為例分享,退休後的目標就是「利益眾生」,貢獻自身經驗及所學幫助周邊的生命。
完成更多圓滿
人生一定會與許多人結緣,包括家人、伴侶、朋友及同事等等,都是有緣才會相聚。而該如何做到所謂圓滿?鄭先安醫師指出,人與人相處一定有不同立場,每個人看到的、想要的都不盡相同,假設過去因此與人有糾結、不愉快,要學習讓它開始流動、不再卡在過去的某些記憶當中,「用愛與感恩的心嘗試讓它流動。」
開心喜悅
自己要過得開心喜悅,並用同樣的心情去影響身旁有緣接觸的人。
當心念、情緒開始浮動,感覺靜不下來好苦惱?下一頁醫師傳授1招「正念行走」,找回心靈平靜!
鄭先安醫師表示,當我們感到焦慮或心念浮動時,都可以透過「正念行走」讓自己平靜下來。嘗試將意念專注到腳底與地面接觸的感覺,我們的大腦就可以與雙腳做良好連結,使身心慢慢穩定下來,就不會受外界浮動的干擾影響太多。
步驟: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錢夠用就好
每個人都為了長期的經濟需求而認真工作打拚,但鄭先安醫師認為,最重要的觀念是「錢夠用就好」,雖然沒有錢會很辛苦,但擁有太多也沒有用,因此不必過度汲汲營營於錢財。「當然每個人需要的角度及程度不同,看你怎麼去用它,但原則仍是夠用就好。」因為賺得再多,到最後也不見得是自己使用。
健康:專注在當下
吃飯時就專注吃飯、走路時專心走路、工作時就認真工作,愈能夠專注在當下,心念及浮動情緒的干擾就愈少,這也是許多學習內觀、禪修、靜坐時很重要的觀念,對健康也有幫助。
學習覺察並接受
想到過去的事情、擔心未來的壓力,當念頭、情緒開始浮動時,學習發掘、尋找原因為何?知道後就要學習接受,「我知道我現在有這樣的一個情緒,OK我知道、我接受,我不抗拒也不壓抑,」鄭先安醫師表示,當自我覺察情緒並接受它後,就可以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處理,心理的浮動就會少很多。
人生目標、圓滿關係
鄭先安醫師坦言,人生目標及圓滿人際關係這兩件事,對於上班族而言可能有一點困難,因為人生目標有分為短、中、長期,端看自己如何界定。「但找到你覺得這輩子走這趟旅途是很有意義的事,那就夠了。」
同時,若這份意義是可以幫助到很多人,「利益眾生、共好且大家一起共同成長」,假設有如此願力,很多助力自然就會進來。
至於圓滿關係,鄭先安醫師提及,上班族的年紀通常「自我性」較強,常常會有「為什麼他可以傷害我?為什麼他可以對我這樣?」但隨著年齡慢慢成熟,看到的世界會更廣大,也就有機會慢慢摸索出自己來到這個世界,需要完成的「功課」為何?需要學習的事情是什麼?此時,就會慢慢就會冒出更有「智慧」的想法。
隨著想法的逐漸成熟,慢慢就能夠超越,不再侷限在「我的觀念」裡面,看到在能量的世界中大家都是一體的,「把心打開接受不同的想法,情緒就會穩定許多。」
給退休族的人生建議
工作退休但身體還沒退休
鄭先安醫師表示,健康是退休族需要思考的一大課題,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退休後還能用多久?該如何保養?很多人年輕時拚工作而忽略身體,熬夜、過度用腦、壓力過大等都是常面臨的問題,但退休後就要開始檢視過去的生活型態,並就睡眠、飲食、紓壓、生活及人際關係等這些大方向適度調整。
人生下半場的目標
思考退休後的時間,可以做什麼既有意義又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鄭先安醫師以他自己為例分享,退休後的目標就是「利益眾生」,貢獻自身經驗及所學幫助周邊的生命。
完成更多圓滿
人生一定會與許多人結緣,包括家人、伴侶、朋友及同事等等,都是有緣才會相聚。而該如何做到所謂圓滿?鄭先安醫師指出,人與人相處一定有不同立場,每個人看到的、想要的都不盡相同,假設過去因此與人有糾結、不愉快,要學習讓它開始流動、不再卡在過去的某些記憶當中,「用愛與感恩的心嘗試讓它流動。」
開心喜悅
自己要過得開心喜悅,並用同樣的心情去影響身旁有緣接觸的人。
當心念、情緒開始浮動,感覺靜不下來好苦惱?下一頁醫師傳授1招「正念行走」,找回心靈平靜!
穩定身心的正念練習:正念行走、專注緩步
鄭先安醫師表示,當我們感到焦慮或心念浮動時,都可以透過「正念行走」讓自己平靜下來。嘗試將意念專注到腳底與地面接觸的感覺,我們的大腦就可以與雙腳做良好連結,使身心慢慢穩定下來,就不會受外界浮動的干擾影響太多。
步驟:
- 找個安全且可來回行走10步以上的地方,能打赤腳最好,也可以穿鞋。
- 行走時緩慢的一步、一步前進。讓腳緩緩的踩在地面上,專心的感受腳跟、腳底、腳趾接觸到地上的感覺,把心思都放在腳底上,當感覺愈敏銳時,意念與腳底的連結就會愈來愈強。
- 走到轉彎處,也要聚焦在腳底,盡量放慢動作,保持注意力,敏銳的覺察腳底感覺,將訊號回傳到大腦,與全身連結。
- 如果時間許可多來回幾次,直到覺得平靜下來,沒有任何思緒為止,可幫助接地安撫情緒,也有助於修復疲累、恢復精神。
- 小提醒:若能夠赤腳踩在草地、沙灘上,接地的效果會更好。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