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腸道才有好免疫!改掉3個習慣,避免腸道變成垃圾場
飯沼一茂強調,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全身超過七成的免疫細胞聚集在腸道,如果腸道環境不佳,免疫系統難以正常運作,就會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因此,以下三種不良習慣不利於腸道健康,建議越早改掉越好,避免中年後出現「免疫崩壞期」!
- 過量攝取高脂肪、動物性蛋白質
肉類和高脂肪食物在腸道中分解緩慢,容易滋生壞菌,並產生有害毒素。這些毒素經常引發腸道不適,例如脹氣、腹痛、便秘,甚至因為帶有毒素的血液而影響到全身健康。 - 攝取膳食纖維不足
膳食纖維能為腸道好菌提供養分,養出越多好菌,就能抑制壞菌,所以可以幫助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促進健康的免疫功能。 - 過量飲酒
酒精會影響腸道菌相,還會破壞腸道黏液層、降低腸黏膜的保護力,導致「腸漏症」,這種現象會使有害物質容易進入體內、引發身體的發炎反應,進一步損害免疫系統!
由此可見,重點在於避免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要讓腸道變成很多壞菌和毒素囤積的垃圾場,40歲後要更加重視免疫系統的保養,特別是維護腸道健康,才能有效對抗慢性發炎、延緩老化。
參考資料:
- 動脈硬化や糖尿病、がん等、人々を苦しめる病気を引き起こす【免疫暴走】とは?最新の免疫知見を専門家が解説「40~60歳は最も注意が必要な時期」 | 介護ポストセブン
- 認知症や急激な老化を呼ぶ免疫暴走が起こる真因 免疫が処理できないほど体内にゴミが溜まる恐怖 | 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
- 啟新健康世界-無肉不歡的人看過來! 給你少吃肉益健康10大理由
- 2018王輝明健康講座 萬病來自腸道菌相的改變 - YouTube
- 喝酒傷肝,其實也會傷害腸胃,你知道嗎?|李宜霖胃腸肝膽科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