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腳抽筋來得突然,總是痛得讓人眉頭緊皺,又特別容易在半夜熟睡時腳抽筋,甚至有不少人被頻繁抽筋影響生活。究竟為什麼抽筋總在晚上發生?有哪些原因會造成腳抽筋?快和《早安健康》一起認識緩解抽筋食物怎麼吃、如何預防抽筋!
抽筋是什麼?為什麼會抽筋?
肌肉疲勞
肌肉疲勞是引發抽筋最大宗的原因,全民健康基金會的文章說明,長時間反覆運動容易讓肌肉負擔上升,同時因為運動後出汗會讓體液大量流失,如果沒有適時補充水份和電解質,就會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的情況,讓抽筋時不時就會發作。
血液循環不良
隨著年紀增長,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變慢、血液循環也會變差,這時候抽筋的頻率也會增加,而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基院訊電子報」裡也提到,特別是夜晚體溫偏低時、血液循環不良,長者更容易出現半夜小腿抽筋的問題。
電解質流失
體內電解質流失時,會增加肌肉出現異常收縮的狀況,好發於因嘔吐、腹瀉而排出大量體液、嚴重脫水的患者身上,或在大太陽下運動或工作進而大汗淋漓的人,所以容易使電解質不平衡。
慢性疾病
有些疾病也會導致頻繁抽筋,包括洗腎病人的體液大量流失、骨折、脊椎側彎、腦性麻痺和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甚至是血鈣過低、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皆為抽筋的原因之一。
藥物影響
桃園療養院的衛教文章表示,服用特定的口服避孕藥、骨質疏鬆治療藥物、肌無力症治療藥物、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利尿劑和鎮靜安眠藥物,都可能會使肌肉痙攣、抽筋。
抽筋可能缺乏的營養素有哪些?
說到抽筋,以往觀念會認為是「缺鈣」造成,但其實跟抽筋有關的營養素不只有鈣,當身體缺乏鎂、鉀或維生素D時,也會引起抽筋。
鈣
鈣有助於控制肌肉收縮和神經傳導,一旦缺鈣,抽筋就會找上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衛教單張提到,各類乳製品、蛋類、豆類、綠花椰菜、黑芝麻、小魚乾等,都是補鈣的好選擇。
鎂
鎂是幫助肌肉放鬆的重要營養素,台灣整合醫學協會介紹,人體任何部位出現緊張、痙攣或僵硬都是缺鎂的徵兆,推薦食材包括深綠色蔬菜、堅果和種子和全穀類。
鉀
新北市藥師公會的文章表示,長期缺鉀容易造成神經傳導失常,提升抽筋的風險,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香蕉外,芹菜、馬鈴薯、哈蜜瓜、蕃薯、紫菜、菠菜、番茄、柳橙和甜菜等,也是補充鉀不錯的食物來源。
維生素D
維生素D是幫助鈣質吸收的關鍵角色,而台北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維生素D還有維持肌肉、神經系統運作的功效,平時可以透過鮭魚、蛋黃、內臟、黑木耳和菇類等食品攝取。
小腿、腳抽筋吃什麼?含鈣、鎂、鉀、維生素D食材
預防小腿、腳抽筋,飲食方面就要吃一些富含鈣、鎂、鉀、維生素D等維生素或礦物質的食材,同時也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有助於維持電解質平衡、促進肌肉正常收縮,達到緩解或預防抽筋的目的。以下列舉緩解抽筋的食材和飲食秘訣給大家!
富含鈣的食材:
脫脂牛乳、優酪乳、吻仔魚、黑芝麻、黃豆、黑豆。
富含鎂的食材:
菠菜、莧菜、羽衣甘藍、腰果、核桃、糙米、燕麥。
富含鉀的食材:
香蕉、奇異果、絲瓜、 冬瓜、空心菜、韭菜、蕃茄。
維生素D食材:
鮭魚、鯖魚、沙丁魚、蛋黃、豬肝、黑木耳、香菇。
水份和電解質:
運動飲料、電解質錠或粉劑、口服電解質補充液。
為什麼晚上睡覺容易腳抽筋?
據統計,50歲以上有將近一半的人都曾有過半夜腳抽筋的經驗,東元綜合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女性半夜抽筋的機率比男性還多出1.5倍,而晚上腳抽筋的原因,多半被認為是白天長時間坐著、肌肉沒有得到拉伸,等到晚上睡覺時,抽筋的風險就會大幅上升。
晚上腳抽筋原因
目前並沒有研究明確指出晚上為什麼容易腳抽筋,但晚上腳抽筋的原因基本上也和肌肉疲勞、慢性病、藥物和電解質流失等常見因素脫不了關係,比較特別的是,有些人認為睡覺時將厚重的棉被壓在腳掌上,或是夜間體溫降低,都可能使血液循環變差、讓腳抽筋反覆發生。
晚上腳抽筋發作時間
腳抽筋任何時候都可能發作,無論是深夜入睡後,或是即將就寢、剛上床時,都有可能發生腳抽筋的狀況,而天冷的秋冬時節,發生晚上腳抽筋的狀況會更常見。
晚上腳抽筋部位
新竹臺大分院家庭醫學部藍亦倉醫師表示,夜間腿抽筋最常見的是小腿肚(腓腸肌)突發性收縮,大約會維持數秒至10分鐘,抽筋期間患者會無法移動,或是直接從睡夢中痛醒。
除了食物,3個緩解抽筋的方法
抽筋時肌肉劇烈收縮,這時候如果試圖移動抽筋的部位,就會感到疼痛難耐,肌肉更是僵硬地難以活動,雖然抽筋在幾分鐘內就會自動緩解,但短時間內便會帶來極大的不適,因此想要讓抽筋好得更快,不妨利用伸展運動,搭配按摩、熱敷等方式來緩解抽筋。
輕輕按摩
針對抽筋部位輕輕地按摩,是最簡單的緩解抽筋方法,而因為抽筋的原因之一和血液循環不佳有關,韓國中醫師金素興(김소형)也推薦抽筋時按摩讓腿部血液順流的湧泉穴、促進循環並抑制痙攣的中都穴,以及對於肩頸痠麻、痙攣有幫助的陽陵泉穴,也能改善抽筋。
伸展運動
全民健康基金會分享,抽筋時先地上平坐,再慢慢地將膝蓋貼近地面伸直、腳掌向上屈,若雙手伸直能觸摸到腳趾頭,則可以將腳掌往上拉,有利於緩解抽筋。
熱敷泡腳
伸展、按摩後,可以再使用熱毛巾或電熱毯敷貼於抽筋部位,溫度以有感覺到溫暖即可,而「彰基院訊電子報」也推薦用40℃左右的溫水泡腳,水位最好高過腳踝上三吋,有助於血液循環、降低後續抽筋的機會。
要如何預防小腿、腳抽筋?4個預防抽筋的秘訣
小腿抽筋痛起來要人命,如果你長年飽受抽筋所苦,一定要試著從日常生活著手,睡前增加熱敷、伸展的環節,運動前後做好暖身、適當補充水分,甚至是睡覺時棉被不要壓著腳、改用側睡等方法,都能讓你早日告別「抽筋地獄」夜夜安穩到天明!
運動前做好暖身
教育部體育署的文章表示,運動前靠10~20分鐘左右的伸展運動,就能避免肌肉因為過度緊繃而抽筋,此外,就連運動過後也要進行拉伸,降低運動後抽筋的情形。
適當補充水分
為避免水份、電解質流失過多而引發抽筋,大林慈濟醫院提醒,無論進行任何活動時都要記得補充水分,尤其是在溼熱的天氣、運動過後,同時也要適當補充電解質。
睡前洗熱水澡、熱敷
睡前洗熱水澡,或針對容易抽筋的部位進行局部熱敷,是促進腿部血液循環、降低抽筋頻率的秘訣,如果能夠搭配伸展運動,就能預防睡到一半抽筋的狀況。
被子不要蓋太重
東元綜合醫院指出,小腿長期過度下垂容易引起抽筋,建議睡覺時被子不要蓋得太重、讓腿部受到過大的壓力,並且睡覺時以側睡取代平躺,有助於改善半夜老是抽筋的問題。
腳抽筋要吃什麼保健食品?老人抽筋要吃什麼?抽筋吃什麼的常見問題
Q1:腳抽筋要吃什麼維他命?
如果腳抽筋常常發作,且已經排除疾病、藥物等因素,除了平時熱敷、按摩容易抽筋的部位外,也可以考慮補充含有鈣、鎂、維生素D等營養素的保健食品,幫助肌肉放鬆、維持肌肉運作。
Q2:老人抽筋吃什麼?
晚上抽筋是上了年紀後最容易發生的毛病,考量有些長者牙口不好,如果想從飲食中補充預防抽筋的營養素,可以牛奶、優格、香蕉、奇異果或蒸蛋等較柔軟、也含有豐富鈣、鉀或維生素D的食物。
Q3:抽筋吃什麼水果比較好?
抽筋時,含有鉀、鎂和鈣的香蕉是預防抽筋最佳的水果,其他像是酪梨、番茄與哈密瓜、香瓜、木瓜等瓜類水果,都是用於補充營養素、電解質和水份的水果選擇。
Q4:抽筋多久要看醫生?
通常抽筋會持續幾秒至幾分鐘不等,若無其他不適症狀,基本上不需要太擔心,但全民健康基金會提醒,一旦持續抽筋超過15分鐘,就要趕緊就醫,釐清是否有其他疾病或代謝問題。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