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更年期減肥別再依賴瘦瘦針!做對5件事消內臟脂肪抗發炎更有感

新聞中心沈宜臻、林荷玉
2025-02-06 09:00:00
4,173
收藏
分享
年輕時,想減重只需少吃幾餐就有機會讓體重恢復正常,但到了中年,即使飲食習慣沒有太大改變,腰圍也會默默變粗,體重悄悄往上爬,甚至還會出現不少莫名的小毛病,體力與精神都大不如前。減重名醫吳佳鴻認為,這些現象與更年期前後身體的代謝率下降、肌肉量減少,以及激素變化有著密切關聯。

想快速瘦身真的能依賴超強瘦身藥「瘦瘦針」嗎?生活及飲食需要做哪些改變?醫師也將教大家如何無痛運動瘦身,幫大家成功消除內臟脂肪。

想快速瘦身可以依賴瘦瘦針?醫:副作用恐造成傷害



近年來流行的超夯減肥產品「瘦瘦針」,它真的能幫助我們快速瘦身嗎?吳佳鴻醫師解釋,所謂的瘦瘦針,原本是糖尿病用藥,主要用來控制血糖,但研究發現,這種藥物具有降低體重的副作用,對想減重的人來說,這個副作用反而成了優勢。藥廠看準這個商機,便將其改良為減重藥物,目前除了打針之外,還推出了口服藥供患者選擇。

不過,吳佳鴻醫師提醒,瘦瘦針的使用需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與條件來決定,使用前務必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並根據患者狀況搭配生活及飲食型態的調整來達到瘦身的效果。他非常不建意患者僅依賴瘦瘦針來快速瘦身,畢竟瘦瘦針是一種藥物,可能引發的副作用包括頭暈、嘔吐等,若使用不慎對人體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傷害。

點下一頁看減肥要做到的五件事,消內臟脂肪抗發炎更有感~


要減脂肪而非肌肉!減肥做到5件事,消內臟脂肪抗發炎更有感



吳佳鴻醫師強調,如果僅靠瘦瘦針降低體重數字,而不從生活型態著手,一旦停藥,體重很可能迅速反彈,甚至比以前更胖,因此應注重全方位的生活方式改善,包含規律的生活作息、飲食控制及運動,而非單靠藥物達成短暫效果。同時,瘦身最忌諱的就是流失肌肉,因為肌肉對提升新陳代謝很重要,然而維持肌肉本身就不容易,一旦流失更難恢復,所以真正的減重應該是減去多餘脂肪,確切來說其實是「減肥」才對!

想要正確的藉由調整飲食和生活型態來瘦身,吳佳鴻醫師也分享了5個實用的飲食建議:

  1. 多吃原型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會對血糖波動及內分泌產生不良影響,還可能引起身體發炎,進而導致多種慢性病、過敏等問題,對健康造成威脅。
  2. 多攝取蔬菜、優質蛋白質、油脂
  3. 戒菸戒酒:遠離不良嗜好,有助於全身健康。
  4. 進行重訓及有氧運動:維持肌肉量,幫助提升新陳代謝與身體機能。
  5. 進食前補充水分,調整進食順序:吳佳鴻醫師建議,飯前可以先喝一杯水增加飽足感,幫助控制進食量。

接著,以 「蛋白質 → 蔬菜 → 澱粉 → 水果」 的用餐順序為原則,不僅能穩定血糖,還能延長飽足感,對減肥有顯著幫助。具體做法及效果如下。

  1. 【先吃蛋白質】促進身體分泌腸泌素,向大腦中樞系統傳遞「已經飽了」的信號,有助於減少後續進食量。
  2. 【再吃蔬菜】增加飽足感,有利於控制整體進食量,同時提供豐富纖維與營養。
  3. 【 接著吃澱粉】此時澱粉的吸收量會減少,若前兩種食物已經吃飽,可適量減少澱粉的攝取。
  4. 【最後吃水果】水果中含有碳水化合物和 果糖,建議放在餐後最後食用,以減少血糖的劇烈波動。
點下一頁,醫師教你無痛養成運動習慣~


肥胖不只不美觀,還讓身體慢性發炎



肥胖不僅影響外觀,還會對身體造成潛在危害,特別是與慢性發炎息息相關。肥胖對健康最大威脅來自於擁有過多的內臟脂肪。這些脂肪圍繞在腹部和器官周圍,要檢查內臟脂肪是否增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測量腰圍。如果平時穿衣時發現腰圍越來越緊,可能就是內臟脂肪增加的警訊,有些人可能認為是肌肉有所增長,但實際上,肌肉的增加並沒有那麼容易發生。

而研究更指出,內臟脂肪的增加與多種慢性疾病風險有密切相關,例如心血管疾病和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甚至會提升罹患癌症的風險。因此,管理體重、減少內臟脂肪不僅關乎體態,更是保障長期健康的關鍵。

想甩掉脂肪,醫師教你無痛培養運動習慣


如果想甩掉脂肪,除了飲食外就是運動了!吳佳鴻醫師建議,運動計劃應該根據自身的運動基礎來制定,如果完全沒有運動習慣,可以「先求有,再求好」 。例如他自己上班需要久坐,所以他會利用看診空檔,在原地進行簡單的超慢跑,來對抗久坐帶來的不良影響。其實大家在家中,也可以利用瑜珈墊來進行核心訓練,如棒式、深蹲、抬腿等,這些動作不僅能增強核心肌群,還能有效提高基礎代謝。

最重要的是,要將這些簡單動作培養成習慣,逐步增加運動時間、頻率或強度,甚至找機會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融入更多運動、無痛讓身體活動成為日常。例如,上班通勤提早一站下車,用步行取代交通工具,藉此提高一天的活動量,既不需要額外的運動時間,又能幫助我們建立穩定的運動習慣!

睡眠、壓力是肥胖隱形殺手!藥物可以幫忙嗎?


現代人普遍面臨睡眠不足與壓力過大的問題,這些也成了健康的隱形殺手!吳佳鴻醫師指出,若失眠問題已經影響日常生活,例如抗壓能力下降、情緒波動劇烈(如易怒或憂鬱)、工作效率降低、記憶力變差等情況,適當使用藥物調整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長期失眠會讓人陷入惡性循環,例如,白天為了提神大量飲用咖啡,卻因為咖啡因影響,讓晚上更難入眠,形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吳醫師也建議,這些人應先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透過適當的藥物幫助改善睡眠品質,穩定睡眠後,逐步進行生活型態的調整,例如規律作息、減少咖啡因攝取、放鬆身心等,從根本改善失眠問題,恢復健康狀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