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標榜「無糖零卡」卻害中風心臟病?6種高風險食物吃之前多看一眼

鄭淳予 醫師
2025-07-30 13:00:00
8,998
收藏
分享

赤藻糖醇與中風及心臟病



2023年發表於《Natur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針對約4000名受試者,追蹤3年內主要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塞、中風)的發生率,也發現:

  • 血中赤藻糖醇濃度較高者,未來三年內: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增加約2倍(濃度最高的25%人群,和最低25%人群相比)。

  • 體內濃度飆升近1000倍:實驗中健康參與者喝下一杯含有30克赤藻糖醇的飲料(約等於一罐無糖能量飲),血中赤藻糖醇濃度飆升了「近1000倍」,高濃度持續超過2天。

  • ​赤藻糖醇顯著增強「血小板」的聚集,讓血液變得「黏稠、易凝集」,促進「血栓形成」的風險。

兩項研究,分別從「細胞機轉」與「人類流行病學」層面指向同一結論:「赤藻糖醇過量可能影響心腦血管健康,我們需要學會辨識並謹慎對待」

打造心腦防護的5個飲食技巧



1.仔細辨識食品成分及標籤



仔細掃描成分表,留心「赤藻糖醇」、「赤蘚糖醇」、「糖醇」、「erythritol」 或「sugar alcohol」類字樣 。若產品標示了「總糖醇含量」,即可能含有類似甜味劑。

「無糖」或「零卡」,不等於「沒有添加甜味劑」。仔細閱讀食品標示,了解自己正在攝入什麼、攝入多少,是自我保護的基礎。

2.節制赤藻糖醇的攝取



留意日常攝入了多少赤藻糖醇,減糖的目的在於健康,若代糖本身潛藏風險,就失去了意義。

  • 一般健康族群
    「適量原則」偶爾使用,但避免規律大量攝取。歐洲食品安全局2023年重新將赤藻糖醇的每日攝取量,大幅調降至0.5公克/公斤體重。(約60公斤成人每日30公克內)

  • 血管高風險族群
    若您已有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或曾有中風、心臟病史,則應盡可能減少甚至完全避免。

如何「吃甜」才不傷健康?下一頁醫師還有3個關鍵護心護腦方法要分享給你!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