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名:因為頻尿就不敢喝水
擔心頻尿就少喝水?小心陷入惡性循環!水喝太少不僅讓泌尿道細菌停留過久,加重感染風險,原本就有排尿問題的人若再刻意減水,還可能讓腎功能惡化更快,甚至中暑機率也飆高,更多健康問題找上門。
【正確做法】應先就醫處理頻尿問題,例如泌尿外科或婦產科評估,同時維持足夠飲水,別因頻尿就忽略補水的重要性。
第五名:起床第一杯水太晚喝
「早起一定要一杯救命水」是「養生達人」陳月卿的喝水黃金公式。原來,睡眠過程中仍然會透過尿液、呼吸與汗水流失水分,一夜未補水,身體處於脫水狀態,如果早上拖太久才補水,不只讓腎臟跟著缺水,還可能提高清晨中風、心肌梗塞風險。
【正確做法】建議睡前在床邊放好保溫瓶,半夜醒來可補幾口水,起床後先在床上喝下約250ml的溫開水,再慢慢起身,及早補水、降低血液濃縮風險。
第四名:迷信礦泉水、海洋水、鹼性水
氣泡水、礦泉水、鹼性水或海洋深層水比較營養、對腎好?洪永祥醫師提醒,瓶裝水富含過多的磷、鉀、鎂等礦物質,若長期作為主要水源,對腎友來說無疑增加腎臟負擔,甚至還讓自己暴露在塑膠微粒的風險中。
【正確做法】一般家庭的自來水只要經過過濾與煮沸,就是最經濟、穩定又護腎的每日飲水選擇。
下一頁公開「喝水壞習慣傷腎排行榜」前三名!原來喝水護腎竟可能有反效果?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