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時候可以刮痧?
【刮痧適用症狀】
刮痧適用於輕中度中暑,如:
- 頭暈、頭痛、口渴、汗多
- 身熱、胸悶、噁心、食慾不振
- 疲乏無力、四肢酸重
注意:若出現高熱不退、意識模糊、抽搐等重症,應立即就醫,刮痧僅作為輔助療法。
【常用刮痧部位】
- 背部:沿督脈(脊柱中線)及膀胱經(脊柱兩側),從大椎至腰部;調節身體陽氣。
- 頸部:大椎穴、風門穴、風池穴;幫助清熱解表。
- 上肢:曲池穴、合谷穴;幫助清熱生津。
- 胸腹部:中脘穴、膻中穴;緩解胸悶、噁心。
【刮痧操作方法】
- 準備:選擇通風陰涼環境,使用潤滑油(如刮痧油或凡士林)減少皮膚摩擦。
- 手法:用刮痧板以45度角沿經絡方向單向刮拭,力度適中,至皮膚出現紅色或紫色痧點為止。
- 時間:每部位刮拭3-5分鐘,全程不超過20分鐘。
- 頻率:輕症每日1次,連續2-3天;症狀緩解後可停止。
【刮痧注意事項】
- 刮痧後避免吹風受涼,保持環境舒適。
- 中暑患者需及時補充水分,刮痧後可飲電解水(運動飲料)或綠豆湯。
- 若刮痧後症狀加重或出現異常,應立即停止並就醫。
- 禁忌症:孕婦、皮膚破損、嚴重心血管疾病、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禁用刮痧。
除了刮痧還能怎麼預防調理中暑?下一頁看更多中醫師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