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撞球名將張榮麟年僅40歲猝逝!曾獲男子花式撞球世界排名第一的台灣撞球運動員「火雲邪神」張榮麟,昨日(14)在印尼參加國際公開賽,打完第一場比賽就感到身體不舒服,疑似有中風症狀,先回飯店休息,然而直到第二場比賽開打前,張榮麟都沒有現身,隊友急忙趕到飯店查看,才發現他已經失去生命跡象,緊急送醫仍不治,目前研判死因可能是心肌梗塞,享年40歲。
2003年,張榮麟獲得世界青少年花式撞球錦標賽銀牌,開始嶄露頭角,2012年更是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獲得世界年度最佳球員的殊榮,如今驟然猝逝令人深感震驚,撞球總會會長趙豐邦緊急連絡同在印尼比賽的老將傅哲偉,確認張榮麟的死訊,悲痛表示:「聽到這個消息真很難過,我也緊急聯繫當地的選手,總會也將全力提供協助。」
綜合媒體報導,目前研判張榮麟一開始出現疑似中風症狀,後來因心肌梗塞搶救不及驟世。事實上,心肌梗塞與中風都是動脈阻塞的一種,兩種疾病高度相關,根據長安心血管中心的衛教資訊說明,當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被塞住,就會造成心肌梗塞;若血栓堵塞腦血管或其他動脈,造成神經損傷,則為中風。
2003年,張榮麟獲得世界青少年花式撞球錦標賽銀牌,開始嶄露頭角,2012年更是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獲得世界年度最佳球員的殊榮,如今驟然猝逝令人深感震驚,撞球總會會長趙豐邦緊急連絡同在印尼比賽的老將傅哲偉,確認張榮麟的死訊,悲痛表示:「聽到這個消息真很難過,我也緊急聯繫當地的選手,總會也將全力提供協助。」
綜合媒體報導,目前研判張榮麟一開始出現疑似中風症狀,後來因心肌梗塞搶救不及驟世。事實上,心肌梗塞與中風都是動脈阻塞的一種,兩種疾病高度相關,根據長安心血管中心的衛教資訊說明,當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被塞住,就會造成心肌梗塞;若血栓堵塞腦血管或其他動脈,造成神經損傷,則為中風。
尤其,說到中風或心肌梗塞,通常會聯想到是冬天溫差大所致,但其實高溫對於心血管的打擊並不亞於低溫!邁阿密血管研究所心臟科醫師依洛瑪德(Adedapo Iluyomade)在《福斯數位新聞網》的報導中就曾提到,氣溫每升高攝氏1度,心血管死亡風險就會上升約2%。
美國心臟科專家依洛瑪德醫師也以一項針對6000多起熱傷害病例的分析為例,光是核心體溫微微增加,就會使心率每分鐘多出近30下,而當氣溫每升高1℃,心血管死亡風險就會上升2%左右,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彥伯也在《國泰醫訊》中撰文指出,當溫度超過31.5℃,急性冠心症風險會增加接近3成!
根據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的說明,當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就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的症狀,嚴重時就有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如果再加上脫水,也會增加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的機率。
若持續在高溫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更可能加重心血管的負擔,衛福部提醒,夏天運動時一定要避免於大太陽底下運動,並且隨身攜帶水,於運動前30分鐘,就應該先補充水分300至500毫升,在運動過程中,每經過20分鐘,應該再補充水分100至200毫升;運動後,再充分的補充水分隨時補充水分。
心肌梗塞和中暑症狀相似,一不小心就可能忽略危險性!下一頁看夏天要怎麼顧好心血管自保
高溫傷心!升溫1℃,死亡率高2%「最糟增30%急性冠心症風險」
美國心臟科專家依洛瑪德醫師也以一項針對6000多起熱傷害病例的分析為例,光是核心體溫微微增加,就會使心率每分鐘多出近30下,而當氣溫每升高1℃,心血管死亡風險就會上升2%左右,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彥伯也在《國泰醫訊》中撰文指出,當溫度超過31.5℃,急性冠心症風險會增加接近3成!
根據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的說明,當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就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的症狀,嚴重時就有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如果再加上脫水,也會增加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的機率。
若持續在高溫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更可能加重心血管的負擔,衛福部提醒,夏天運動時一定要避免於大太陽底下運動,並且隨身攜帶水,於運動前30分鐘,就應該先補充水分300至500毫升,在運動過程中,每經過20分鐘,應該再補充水分100至200毫升;運動後,再充分的補充水分隨時補充水分。
心肌梗塞和中暑症狀相似,一不小心就可能忽略危險性!下一頁看夏天要怎麼顧好心血管自保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