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這時段別喝茶!最傷身的6種喝茶方式,損害腎功能還增加罹癌風險

新聞中心吳旻珊
2025-07-28 12:00:00
206,467
收藏
分享
品茶是許多人養生放鬆時的興趣愛好,而且無論是紅茶、綠茶、青茶或烏龍茶,其中的營養價值都非常高,豐富的兒茶素、單寧酸、維生素與礦物質,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既有助於減重,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然而,喝茶好處雖多,仍有6種喝茶習慣不利健康,包含選錯喝茶的時機、甚至以茶代水,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心悸、還可能增加傷腎風險,甚至提高得到癌症的機率。

喝茶NG習慣1:空腹喝茶、常喝濃茶



茶中含有咖啡因,空腹喝茶或是喝過濃的茶,容易導致胃酸異常分泌、消化道黏膜刺激、腸胃不適,特別是本身有胃潰瘍、胃病病史的人尤其要小心。同時因為大量咖啡因可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發心悸、頭暈、疲勞或站立不穩的情況,而這種現象又稱作「茶醉」。

值得注意的是,喝大量濃茶所引起的利尿作用,會使體液容積下降,而桃園醫院的衛教資訊特別點名慢性腎臟病患者,原本調控體液的功能就比一般人來的差,如果還毫不節制地喝濃茶,很可能會讓腎功能急性惡化,或進展至嚴重腎衰竭。

喝茶NG習慣2:飯後馬上喝茶



你有聽說過「飯後一杯茶助消化」的說法嗎?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李寧在《健康的第一步,營養師教你喝好水》一書中提到,飯後馬上喝茶的話,等於是讓大量的水進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會沖淡胃分泌的消化液、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
  
同時,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會與食物中的鐵產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物質,時間一長甚至誘發缺鐵性貧血症狀,建議至少用餐後半小時左右再喝茶。

喝茶NG習慣3:喜歡喝燙茶



用熱水沖泡茶葉能讓茶香更明顯,許多人自己在家泡茶時都會使用將近100℃的沸水,甚至習慣泡完沒多久,還熱呼呼的就往嘴裡送,但這種習慣要小心對食道黏膜造成傷害!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因此任何食物和飲品在入口時就要特別注意溫度,若是覺得食物燙口,就要稍微吹涼或放量,避免食道或口腔黏膜受損,因而增加黏膜病變、甚至罹患食道癌的機率。

無糖茶清爽無負擔,代替開水最合適?下一頁繼續看喝茶的NG習慣「讓胃痛、藥物副作用增加」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