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好記憶力第4招:保持社交互動
保持社交、維繫與他人互動的機會,是有利大腦功能的關鍵之一。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研究主任蘇珊(Susan Kohlhaas)研究發現,社會連結度越強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改善大腦健康的機率越高,因此維持社交活動,有利於預防退化、失智症發作。
養好記憶力第5招:持續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不是口號,更是活化大腦的重要方法。國健署就指出,透過終生學習與多樣化的思考活動,能夠建立神經網絡的彈性與替代能力,達到預防認知功能減退的效果,例如學習樂器、外語、電腦等新技能,或是參加社區大學、共學團體,提升社交互動與認知刺激。
養好記憶力第6招:疑與麻醉相關?注意心血管風險
馬西屏自認年紀大之後動了幾次手術,過程中麻醉可能造成影響,但目前僅為他自己的猜測與推斷。事實上老年時期麻醉風險本就會比年輕人更高,這是受到器官功能衰退、血管壁較狹窄的緣故,而臺北榮總的文章曾指出,手術麻醉風險以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風險最常見,因此無論大小手術,事前諮詢、了解風險都是不可省略的過程喔。
養好記憶力第7招:儘量避免服用安眠藥
馬西屏認為安眠藥能不吃就不吃,用其他方式協助放鬆,例如精油、薰香都很不錯,但要是睡眠品質極差,還是要諮詢醫師看是否需要靠藥物治療。針對安眠藥與大腦健康的關聯,精神科專科醫師郭育祥曾撰文表示,安眠藥主要是通過干預大腦的神經訊號,幫助身體放鬆、進入睡眠狀態,如果長期不當使用,當大腦逐漸喪失自我調節的能力,記憶力也可能受到影響。
養好記憶力第8招:避免熬夜
過去時常熬夜的馬西屏,認為自己的失憶可能與經常熬夜有關,而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也曾表示,熬夜會讓交感神經休息不足,使得白天容易頭昏腦脹、記憶力變差,久而久之,腦袋神經快速退化,更有研究提到,相比睡滿8小時的人,夜貓子的大腦平均會提早衰老1~2歲。
養好記憶力第9招:適當紓解壓力、保持好情緒
情緒變化和龐大的壓力都是打擊身心健康的常見原因,而過去馬西屏頻跑益智節目、談話性節目和政論節目,同時還在大學兼課,讓個性好強、求好心切的他,慢慢地浮現出輕微恐慌症的症狀,而他也認為這是造成失憶的重要原因之一。
馬西屏奉勸大家做喜歡做的事、與自己喜歡的人相處,能夠跳脫情緒帶來的羈絆,以及緩解壓力造成的負擔,而這也是為什麼他從五年前開始,就宣布不再上節目談論政治問題。
養好記憶力第10招:預防器質性問題
馬西屏認為器官的健康出問題也會導致失憶,例如自己失憶很可能就是和多年前不積極治療高血壓和高膽固醇、進而影響到腦細胞所致。
基隆醫院的衛教文章資訊曾解析器官疾病與記憶的關聯,當發生腦血管疾病、腦腫瘤、急性或慢性感染或心、肺、肝、腎疾病、內分泌功能紊亂、代謝和營養障礙等情形,都有可能造成記憶力障礙的器質性精神問題。
參考資料:
- 失眠吃安眠藥,久了容易健忘失智?正確「整理記憶體」讓大腦煥然一新
- 認識器質性精神病 | 衛教資訊 | 便民服務 |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
- What is dementia? Symptoms, stages, types, and more
- 活化大腦不失智─預防失智的日常關鍵
-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Facebook
- 麻醉之於老年人-臺北榮民總醫院
- 認識失智症-台灣失智症協會
- 馬西屏|Facebook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