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島素阻抗,正悄悄偷走你的大腦!!看到為醫療奉獻一輩子、曾任三家醫學中心院長與前衛生署長的林芳郁醫師,五年前開始與失智症搏鬥的新聞,真的很揪心。
人辛苦了一輩子,卻在晚年不得不面對逐漸失去記憶的命運。那種「知道自己正在遺忘」的痛,是比身體病痛更深層的折磨。
我也不禁思考:我的晚年,會是什麼樣子?真的可以掌握嗎?我們雖然無法左右命運的安排,但可以從現在開始,把「可掌控的」做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吃」與「動」。
人辛苦了一輩子,卻在晚年不得不面對逐漸失去記憶的命運。那種「知道自己正在遺忘」的痛,是比身體病痛更深層的折磨。
我也不禁思考:我的晚年,會是什麼樣子?真的可以掌握嗎?我們雖然無法左右命運的安排,但可以從現在開始,把「可掌控的」做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吃」與「動」。
認知障礙,可能中年時,就悄悄開始
許多人以為失智症是老年才會發生的事,但其實,腦部的退化可能早在40歲左右就已經悄然啟動。
而「胰島素阻抗」正是那顆埋在腦中的未爆彈。這個聽起來像是單純血糖問題的名詞,其實正悄悄影響著我們的「記憶力」、「思考能力」,甚至是大腦的結構完整性!
胰島素阻抗與大腦退化:從能量失衡到神經崩壞
大腦雖然只佔身體體重2%,卻消耗約20%的葡萄糖,是名副其實的能量大戶。而葡萄糖進入細胞,需要胰島素這把鑰匙協助。
但當你有胰島素阻抗,代表「鎖孔生鏽了」,大腦細胞無法有效取得能量,系統運作容易中斷。
高血糖與胰島素阻抗,會引發以下連鎖效應:
- 高胰島素濃度狀態,會抑制IDE(胰島素分解酶)活性 → 導致毒性β-澱粉樣蛋白堆積,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
- 胰島素訊號異常,會使「Tau蛋白」過度磷酸化 → 形成神經纖維纏結,影響訊號傳導。
- 胰島素阻抗,也會誘發慢性發炎與氧化壓力 → 加劇神經元退化與死亡。
- 若先天有APOE ε4 基因,將加乘效應讓病程進展更快、更難逆轉!!
因此,高血糖與胰島素阻抗,並不是單純在三高代謝失調的範疇而已,而是一場深層次的「神經代謝失衡」!當我們在關心血糖時,往往只看「空腹血糖」或「糖化血色素」,但這可能還不夠完整。
其實,更早期的代謝問題,往往藏在「胰島素」的變化裡。建議大家在健康檢查時,可以加測「空腹胰島素insulin」,並搭配空腹血糖一起計算「HOMA-IR 指數(胰島素阻抗指數)」。
一般建議 HOMA-IR 小於1.4為佳,若超過2,則應提高警覺。若你已出現肥胖、腦霧、常感疲倦、家族糖尿病史等狀況,更應主動檢測。
這就是我們可以掌握的事:提早預估、發現問題、在對的方向調整,讓自己遠離失智風險的重要關鍵!
作者介紹:呂美寶營養師,功能醫學營養專家,擁有超過二十年「功能醫學營養」專業背景,擅長深度諮詢引導,個人化精準營養建議,以及營養實作教學,致力推廣健康飲食,將實證科學轉化為身心愉悅的飲食生活態度。現任「食物的力量」創辦人、芮霖健康執行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FB:食物的力量.呂美寶營養師、食物的力量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