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李芸報導】日前因禽流感、天候不佳、原物料上漲,國內一度爆出缺蛋潮,蛋價也上漲到歷史高點;許多民眾擔心若沒有天天吃蛋,恐缺少一大營養來源。其實,多種食材皆富含蛋白質,如豆類、魚類海鮮類以及肉類,不是非蛋不可!營養師表示,一杯豆漿或三湯匙的毛豆,富含的蛋白質跟一顆蛋一樣,同時還可補充膳食纖維,好處多多!此外,吃對蛋白質的順序更重要,建議蛋白質攝取順序為:豆類>魚/海鮮>蛋>肉。(編輯推薦:身體90歲,血管年齡才50!阿嬤級健身教練的4招不老飲食法)
小小一顆雞蛋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也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卵磷脂。不過,這些不同的營養素,分別都可以由以下食材取代:
別擔心沒蛋吃!這些食物也能補營養
小小一顆雞蛋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也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卵磷脂。不過,這些不同的營養素,分別都可以由以下食材取代:
1. 蛋白質
營養師許育禎在臉書上指出,蛋白質對人體運作非常重要,體內所有器官、組織、細胞都須要蛋白質來建構;當身體受傷、生病,也需要蛋白質幫助修復。營養師程涵宇也在臉書貼文中提到,1顆雞蛋含有7克蛋白質,等於營養學中的「一份」,也相當於下列食物的蛋白質含量:
- 1杯豆漿(190ml)
- 3湯匙毛豆
- 半盒豆腐
- 1.3片小方豆乾
- 3隻白蝦
- 6個大文蛤
- 8個蚵仔
- 30g雞胸肉
- 35g豬/牛肉
- 1/2手掌心肉類
程涵宇營養師建議,攝取蛋白質可以優先選擇豆類,並以「豆、魚、蛋、肉」的順位挑選。他說明,豆類屬於低脂、低熱量的植物蛋白,而且豆乾、板豆腐含有豐富的鈣質,毛豆則含有膳食纖維,營養價值高,很適合正在增肌減脂、需要大量蛋白質的族群。
另外,魚類含有豐富的EPA及DHA,能保養眼睛、心血管;肉類則含有完整的胺基酸、維生素B12,都是補充蛋白質很好的選擇。
雞蛋營養不是只有蛋白質,替代食物怎麼吃才能補足?下一頁看看營養師的更多推薦吧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