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70歲動作敏捷不輸年輕人!醫揭秘超划算「存肌配方」練1年竟能存4年

早安健康編輯部
2025-09-01 14:15:10
26
收藏
分享

大部分人擔心年紀大沒收入,所以趁年輕存錢,但肌力也能趁早「存」起來嗎?專長增肌運動的復健科名醫史考特醫師說,高強度肌力訓練可增進老年肌力,而且重訓還真的可以「練一年、吃4年」!

40歲後每10年流失約8%的肌肉!肌力不足的6大連鎖危害


年過四十,走幾步路就氣喘、提個菜籃就吃力?小心,這可能不是單純的體力差,而是「肌力流失」的警訊。舉凡拿東西、買菜與走路,還有起立與坐下,這些日常生活的行動,都需要肌力。臨床上就有不少因傷害或疾病導致肌力流失的患者,例如車禍骨折、中風等,治療後雖然病情改善,但因肌力下降,生活功能大受影響,原本能輕鬆行走的人,現在走幾步就會氣喘吁吁;過去能提菜籃上樓回家的,如今也覺得費力困難。

史考特醫師提醒,當肌力不足,不只是行動遲緩、生活品質下降,還會連帶增加跌倒、慢性病,甚至是癌症風險,更與壽命長短息息相關。年輕的時候大家體能都不錯,但40歲後每10年會流失約8%的肌肉,雖然肌肉不完全等於肌力,但要防止流失,最佳方法是讓肌肉去「上班」,也就是持續鍛鍊!

 

  • 肌力: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買菜、提東西、上下樓梯或走路都需要
  • 肌肉:肌力的主要來源,40歲後每10年流失約8%,沒有鍛鍊就不會生長


一名年約45歲的女性,到日本旅遊、逛街,每天狂走幾萬步,結果膝蓋竟然積水發炎、腫到行動困難,正因她長期沒有練肌力,突然大量走路就像參加一場馬拉松,遠遠超出關節負荷。

反觀70多歲的大姐,常做重訓甚至拉單槓、引體向上,動作敏捷、身形健美,完全沒有老態,手上的二頭肌比史考特醫師還明顯,證明「有練有差」!雖然不是要鼓勵所有人都要做這麼高強度的訓練方式,但肌力訓練的確是能讓人「青春」的好方法。況且,維持充足的肌力,不僅能提升生活品質,也有助於延長壽命,更健康地過好每一天。
 

這樣訓練真划算!肌力存款「練1年用4年」


多數人擔憂年紀大了沒有收入無法生活,所以都趁年輕有工作時盡量存錢,免得老了生活品質受影響,但肌力也能像存錢一樣,趁年輕時存起來嗎?真的可以!

一項研究找來300多位平均66歲的長者,隨機分配到高強度、中強度、以及沒有肌力訓練,研究顯示,高強度訓練的這組肌力進步最多,而更驚喜的是,一年高強度訓練可以保護肌力維持四年,中強度與沒運動者則退步到比原本還差。
 

  • 高強度訓練:一週3次,在健身房用固定式器材訓練全身肌肉,每肌群做3組,共6到12下。
 
  • 中強度訓練:一週3次,其中1次是團課,另外2次自己在家做。內容為彈力繩及自身體重訓練如徒手深蹲、伏地挺身等。
     
  • 控制組:無參加肌力訓練。

  • 醫師比喻,肌力存款的概念大概就是越早練「越划算」,而且賺到之後可以存起來慢慢花,但建議老年後仍持續訓練,維持生活品質。史考特醫師分享以下幾個肌力訓練的原則,4大關鍵即使零基礎也能少走冤枉路,一起把肌力當作你的健康存款,越早存、存越多,老年才能輕鬆、健康過生活。

    【肌力訓練原則】


    想開始運動的話,可以先從每天3分鐘開始,慢慢建立基礎。如果希望體能更上一層樓,可以使用健身房器材給予漸進式負荷,每週至少2至3次,全身肌群都要練,避免偏重胸肌或臀腿。

    下半身肌力尤其重要,因為「很超值」,畢竟下半身的使用時機太多了,萬一少了有力的雙腿,便利程度將大有影響,連走到家中廁所恐怕都有困難,所以不論男女老少,都不要隨便跳過「練腿日」。

    初學者最好請專業教練指導,降低受傷風險並提升訓練效果;若無法,可選擇健身房的固定式器材,操作相對較簡單安全,且方便依照需求調整阻力、循序漸進。

    女生別怕練成「金剛芭比」,肌肉不會一夜暴增,肌力提升需要逐步累積,重訓反而能減脂、緊實、雕塑線條、強化骨質、預防骨質疏鬆。

    點下一頁,教你如何用30秒測試自己肌力夠不夠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