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走路姿勢看出肌少症危機!?不用深蹲、不傷膝蓋,3招練回下半身肌力

新聞中心沈宜臻
2025-09-01 10:28:20
50
收藏
分享

走路像企鵝般步伐小小、走起路來雙腳張開還左右搖晃、身體前傾,這看起來是年紀大之後很常見的現象,但復健科醫師提醒,像這樣的「企鵝步」其實暗藏肌少症的警訊,可能代表下半身肌力正悄悄流失,跌倒風險也隨之升高,可別誤以為只是正常退化。

所謂「防跌保命」不能只靠小心行走,從根本訓練下肢肌力才是關鍵,三招簡單動作讓你鍛鍊不傷膝蓋,且在家就能練出年輕肌力和穩健步伐!

這種走路姿勢你有嗎?3特徵恐是肌少症信號


你是否曾注意過,有些長輩走路時雙腳張得比較開、身體搖搖晃晃,甚至整個人微微前傾?其實這種走路姿勢,可能是肌力不足的警訊,特別是肌少症的早期表現。

復健科梁瑋真醫師解釋,正常走路時,身體維持中線直立、骨盆穩定、臀中肌發揮支撐作用,但如果下肢肌群退化,這些穩定機制會崩解,導致走路不穩,出現「企鵝步」的樣子,所以有些人走路時,會出現三大明顯特徵,包含:
 

  1. 步伐寬、骨盆左右晃動:重心不穩,看起來搖搖擺擺。
  2. 身體微微前傾:為了平衡,無意識地把上身往前傾。
  3. 臀部肌力不足:單腳站立時,另一側骨盆無法穩定支撐身體。


同時,長輩走路像「企鵝」不只是肌力問題,也可能與心理因素息息相關。梁瑋真醫師指出,在跌倒後,經常會下意識改變走路方式,像是縮短步伐、雙腳分得更開、身體前傾,覺得這樣比較「穩」,但實際上這是一種「代償性」的動作模式,反而顯示身體平衡能力已經出現問題,頂多是心理上的安心,實際上反倒是不穩又不安全,可能提高再次跌倒的風險。

 

習慣用「企鵝步」走路?骨鬆、骨折、關節磨損不容輕忽


因此,若家中長輩開始出現企鵝步,建議及早尋求醫療協助。雖然企鵝步不是最常見的步態異常,但在復健科門診並不少見。梁瑋真醫師表示,有些長者因骨質疏鬆,脊椎出現壓迫性骨折,進而影響站立與行走姿勢,也會出現企鵝步的走路姿勢。

如果長期習慣只以「單側」用力行走,也可能導致髖關節單邊負擔過大,加速磨損,嚴重時甚至會退化或壞死。有些患者在髖關節手術後未接受足夠復健訓練,支撐能力下降,導致走路更不穩,自然會增加跌倒風險。

而跌倒對於高齡者而言,後果非常嚴重,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來看,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不僅造成身體傷害、住院甚至死亡,也可能是家庭龐大照護負擔的開端,因此,「防跌保命」是中老年後的人生必修課,每一次的跌倒,都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二次傷害!

點下一頁,教你三招保命防跌術!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