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思3:少吃鹽就沒問題?
鈉不是越少越好!陳威龍醫師解釋,對於已經罹患高血壓或腎臟病的患者,嚴格控制鈉攝取量確實重要。但對一般人來說,適量減少鈉攝取即可,過度低鈉反而可能導致「低血鈉症」,甚至有研究指出,可能因此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鈉攝取需「適量」,過高過低都需避免。
根據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建議上限為2300毫克,約等於6公克食鹽,也就是約1平茶匙的鹽。與其單純減少食鹽,不如少吃以下3類食物才能有效控制鈉攝取:
- 加工食品(如火腿、香腸、培根)
- 減少醬料使用(如味噌、蠔油、酸菜或泡菜等醃漬品)
- 注意隱藏鈉的來源(如即溶湯塊、泡麵調味粉、雞粉)
「高血壓是長期累積的結果,不能等到生病才重視!」陳威龍醫師提醒,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戒菸戒酒、適當紓壓與良好作息,是各年齡層預防高血壓的關鍵。由於高血壓多無明顯症狀,僅少數人會出現頭痛、頭暈、心悸、噁心等不適,因此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壓,若有高血壓家族史或已出現代謝異常(如腹部肥胖、血脂異常),建議每3個月追蹤一次血壓與體位指標(體重、腰圍、BMI)。
若為已診斷高血壓患者,建議每日固定時間(如早晚)測量血壓2次並取平均,以掌握趨勢變化。肥胖者則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及早管理健康!
本文獲授權刊載 陳威龍醫師粉絲專頁、醫師簡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