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哪些穴道可以透過按壓來改善便秘?
- 天樞穴:臍中旁2寸(約三指寬),按壓可促進腸道蠕動。
- 中脘穴:臍中上4寸,胸骨下緣與臍中連線的中點,有助於腸胃功能的調節。
- 下脘穴:臍中上2寸(三指寬)處,中脘與臍中連線的中點,可調節腸胃功能。
-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膝蓋下外側四指位置,脛骨前緣外一橫指(大姆指)處,可促進氣血循環與腸胃健康。
推薦的緩解便秘食療、茶飲
【食療:杏仁酪】
- 材料:黑芝麻30g、杏仁15g、白米60g,白糖適量。
- 製作:將黑芝麻、杏仁、米分別用水泡半天,先將杏仁撈出去皮尖,然後將黑芝麻、米亦撈出,混合在一起用水磨碾成糨糊狀,鍋內放水少許,燒開加糖溶化後將芝麻杏仁米糨緩緩倒入攪成糊,使熟即可。
- 功效:滋潤腸道,調整氣血虛型便秘。
【香蜜茶】
- 材料:蜂蜜10g與香油5ml。
- 製作: 用熱水沖調,早晚各服用一次。
- 功效: 潤腸通便,緩解乾燥型便秘。
【決明子茶】
- 材料:決明子一把。
- 製作:用熱水沖調,可回沖。
- 功效:瀉熱通便,適合熱秘型便秘。
【玫瑰拿鐵】
- 材料:玫瑰花10朵與蜂蜜1湯匙,加適量鮮奶。
- 製作:用熱水沖調玫瑰花,可加適量鮮奶增添風味。
- 功效:疏通腸道,改善久坐氣滯型便秘。
- 選擇中醫安全把關,經過檢驗沒有農藥殘留,且產地來源標示清楚的玫瑰花,確保飲用時的健康安全。
- 孕婦、行經期女性、即將動手術者—玫瑰花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面對便秘問題,應採用綜合方式改善,包括調整飲食、規律運動、按摩穴道以及中藥調理等多管齊下的策略。特別是中醫治療,能針對不同體質提供個性化的調理方案,有助於從根本上改善腸胃功能,達到健康平衡的狀態。
本文作者:忠孝昌盛堂中醫診所 蕭子瑜中醫師
本文授權自昌盛堂中醫診所,更多中醫養生資訊,請見昌盛堂中醫診所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