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顛覆!避免暑氣傷身竟喝酸辣湯!吃4類食物養脾胃「氣血通補」袪百病

昌盛堂中醫診所
2025-07-08 11:00:00
44,075
收藏
分享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古代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可見這是一年之中高溫逐漸增強、濕氣漸盛的時候。「小暑一過,一日熱三分」,氣溫與濕度緩步上升,如蒸籠般悶熱的天氣常讓人感到心浮氣躁、食慾不振。

不少人在這段時間為了降溫解渴,喜歡大啖冰品、冷飲、生食,容易傷及脾胃,臨床上出現腸胃症狀特別多。中醫認為「春夏養陽」,應順應節氣變化、適當清熱祛暑、養陰健脾,才能安然度過盛夏,不讓暑氣傷身。

小暑期間常見的不適



傳統節氣將小暑到處暑之間稱為「長夏」,橫跨七、八月。夏日酷暑容易影響人體生理機能,往往導致體質虛弱的人毛孔排出汗液不暢快,進而引起濕熱悶在身體裡面,耗損陽氣,脾胃功能失調,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食慾變差且不想進食等。

脾胃之氣升發不利則頭暈頭重、神倦發懶,這種情況稱為「疰夏」。人在季節交替時,時常會有適應不良的狀態:身體沉重、食慾不佳、腹脹、腹瀉,伴隨精神不濟、胸悶、頭暈、煩躁口渴等,程度不一的「濕熱困脾、氣陰兩虛」之證。

讓人不禁想灌入大量冰水,貪吃生冷的食物或開冷氣舒緩,但此舉反而容易引起症狀加重。人體正氣旺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但平素有「氣陰兩虛」或「脾氣虛弱」之人,要特別注意被外界環境變化所引動。

小暑時節適合吃哪些清暑、養陰、健脾的食材?



1.排濕食物



黃帝內經提到「長夏應脾而變化」,長夏養生要以保養脾臟為主,脾胃狀況好,氣的升降出入便能如常運作,全身的津液輸佈及水分代謝才會正常。因此,若自覺食慾不振,身體發懶、胸悶,頭暈重不清爽的感覺,建議可以服用排濕的食物,如:藿香、佩蘭、薏仁、綠豆、絲瓜等。

2.酸味食物



另外,可以搭配一些酸味的食物如洛神、烏梅、山楂等,主打酸能收澀,少量不僅能疏肝,還能助長食慾。

3.養脾食物



「酸辛化甘」,甘味能養脾,推薦的食物除了酸辛味的代表酸辣湯(建議勾芡不宜太濃厚)外,山藥、紅棗、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等也是非常合適的食材。

4.益氣養陰食物



暑濕或暑熱久了容易出現氣陰不足的情況,當疲倦、口乾舌燥、汗出多、胸悶感襲來,可以選擇麥冬、西洋參、沙參、玉竹來益氣養陰。

夏天想消暑,別把冷飲冰品當作唯一解!下一頁中醫師分享4個方法有效清熱排暑氣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