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不少人手中少不了一杯冰涼飲品或剉冰解暑,但這些消暑良伴若製作環境不乾淨、食材保存方式出問題,反而帶來健康風險。為守護民眾飲食安全,食藥署聯合各地方衛生局展開「114年度現場調製飲品及冰品稽查專案」,針對飲料店與冰品業者進行全面查核與抽驗。
手搖飲店大腸桿菌超標,CoCo、十盛、進發家等知名店家上榜
此次共查核398家業者、抽驗430件產品,同時抽驗飲料、冰品及配料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其中6件飲料及冰品不符規定,包括知名茶飲品牌CoCo都可青島茶館、十盛台北古亭店、進發家東門永康店都入列。
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主任魏任廷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現行飲料類規定腸桿菌科微生物標準不得超過10 CFU/mL,其中進發家東門永康店手作冬瓜露驗出每毫升600 CFU、桃園參參綠豆沙的綠豆沙檢出每毫升620 CFU;十盛台北古亭店冬焙蕎麥檢出每毫升200 CFU、CoCo都可青島茶館的四季春青茶檢出大腸桿菌每毫升58 CFU。
其他超標店家還有苗栗旺旺冰城的牛奶冰、台中大西洋冰城后庄店彎豆冰,均超過每毫升10 CFU的標準。魏任廷主任表示,被驗出違規樣態的店家經所轄衛生局依法開罰3萬元,後續也要求改善及抽檢複驗。
其他超標店家還有苗栗旺旺冰城的牛奶冰、台中大西洋冰城后庄店彎豆冰,均超過每毫升10 CFU的標準。魏任廷主任表示,被驗出違規樣態的店家經所轄衛生局依法開罰3萬元,後續也要求改善及抽檢複驗。
預防大腸桿菌污染6關鍵!環境、製程衛生是關鍵
魏任廷主任指出,腸桿菌廣泛存在於水、土壤以及動物腸道中,腸桿菌的數量能反映出衛生品質狀況。如果數量超過標準限值,通常意味著環境、器具、食材製程或儲存等衛生環境存在問題,可能導致微生物的增殖。業者製備流程應符合衛生安全,倘製備飲冰品不符衛生標準者,經命限期改正而屆期不改正者,將違反食安法第17條規定,依同法第48條處3萬元至300萬元罰鍰。
夏季飲冰品最怕大腸桿菌污染,容易引發腹瀉、嘔吐等腸胃不適。保持良好手部清潔、選用乾淨冰塊與器具,是預防大腸桿菌危害的關鍵。根據衛福部資料,感染大腸桿菌初期,會出現腹瀉、腹部絞痛、嘔吐等腸胃道症狀,嚴重者可能會導致:
- 出血性腹瀉
- 腎衰竭
- 栓塞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主要為成人症狀)
- 溶血性尿毒症候群(主要為小孩症狀)
大腸桿菌所產生的毒素有些可以耐熱,有些則容易受熱破壞,依據食藥署的建議,預防方式如下:
1. 飲用水衛生:注意飲用水的衛生管理(如加熱煮沸、加氯消毒或其他消毒劑的處理),定期實施水質檢查。尤其是使用井水或儲水槽時,更須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2. 食品需經適當加熱處理。
3. 食品器具及容器應澈底清洗及消毒。
4. 被感染人員切勿接觸食品之調理工作。
5. 勤洗手,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
6. 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牛肉,不飲用生乳。
參考資料:
2. 食品需經適當加熱處理。
3. 食品器具及容器應澈底清洗及消毒。
4. 被感染人員切勿接觸食品之調理工作。
5. 勤洗手,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
6. 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牛肉,不飲用生乳。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關鍵字: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