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酵素決定壽命!專家推長壽飲食法「七三法則」排毒遠離慢性病

大是文化
2025-09-02 17:53:05
20
收藏
分享

美國的艾德華.賀威爾(Edward Howell)博士是享譽世界的酵素營養學專家,他耗費了50年的時間,將其研究結果整理成《酵素全書(Enzyme Nutrition)》一書。書中揭露了一個話題:「人為什麼會生病?」並試著對此一議題提出解答。

根據賀威爾博士的說法,結論是「酵素不足會引發疾病」,博士也在書中留下了名言──酵素決定壽命。

 

體內酵素是健康催化劑,透過天然食物補充擺脫身體疲憊不適



人類的身體由50~100兆個細胞所構成,每天會有3,300億個細胞死亡,同時也有這麼多新細胞取代。因此,我們的身體是不斷變化的生命體,吃什麼樣的食物,身體和臉孔都會改變。吃水果的話,就能擁有像水果般漂亮的臉蛋;吃垃圾食物(加工食品)的話,臉蛋也會變得像垃圾一樣醜。

如果你現在能有自信地說「我很健康」,代表身體內部的各種化學反應正在順利進行,而引發這些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就是體內酵素。

因此,體內酵素充足的人,當然比酵素不足的人健康。不過,即使體內酵素不足(像是老人與病人),如果不斷攝取食物酵素(來自蔬菜、水果與無添加蔬果汁),身體也不會感到沉重不適。

雖然有這麼多的酵素,它們卻是各司其職,意思是一種酵素只能對應一種特定的受質。像澱粉酶就只能分解澱粉,而無法分解蛋白質或脂肪。酵素雖然各自功能單一,不過因為種類與數量超過2萬種,因此幾乎沒有它們無法處理的任務。

所謂的體內酵素,就是指在體內被製造出的酵素。身體會根據飲食內容與生理狀況調節酵素的分泌,如果長期攝取高負擔、難以消化的食物,可能會讓消化系統長時間處於高強度運作狀態,間接影響整體代謝與健康。長期消化負擔過重,可能會間接影響身體的代謝與解毒功能,讓人感到疲憊或不適。

 

煮熟,會讓酵素和維生素都會流失



水果和蔬菜富含水分、纖維與某些天然酵素,通常比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更容易消化。對大多數人來說,適量攝取後不會感到腸胃負擔,甚至可以輕鬆活動。

酵素能催化各種化學反應,幫助食物分解與吸收。但酵素在高溫下容易失去活性,因此某些加工酵素產品在製程中,可能已不具原始活性,所以目前市售酵素產品的功效與實際作用,仍有待更多研究證實。

植物的種子中含有多種酵素,雖然在乾燥狀態下處於休眠,但在適當的條件下(如溫度、水分、陽光)就會被活化。研究中曾發現,來自古代遺址或凍土地區的種子在多年後仍具有生命力。不過,煮過的豆子無法再發芽,這也顯示高溫會破壞食物中的天然酵素與活性成分。

大腸是負責排出廢物的重要器官,而吃飯過快的習慣,可能會增加腸胃負擔,進而影響大腸功能。如果你經常在家做飯或買餐廳做好的食物,就算你一天能順利排便一次以上,也不能保證你的體內器官正有效運作,因為過度加熱與過度加工的飲食,可能導致部分營養素流失。

我想再次強調,地球上所有動物(不包括家畜)中,只有智人將食物加熱來吃。如果食物經過高溫烹調,部分酵素與對溫度敏感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與某些植化素,可能會被破壞。

下一頁揭曉怎麼吃排毒遠離慢性病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