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日常行為竟和太空人一樣傷關節!醫推3款護膝運動減少退化腿有力

史考特醫師
2025-06-02 11:00:00
15,821
收藏
分享
你是否曾經想過,太空人在無重力的環境中待久了,回到地球後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其實,低重力對關節健康有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加速退化性關節炎的發展!

低重力如何影響關節?



在地球上,我們的關節每天都承受來自自身體重的壓力。這種負重對關節軟骨來說是必要的,因為它有助於維持軟骨的厚度與成分。然而,在低重力環境下,例如長時間的太空飛行或臥床休息,關節會經歷「卸載效應」,導致以下問題:

  • 關節軟骨變薄:研究顯示,無重力環境會導致軟骨厚度減少約 8%,並且其成分發生變化,特別是影響吸水功能的蛋白聚醣(GAG)減少。

  • 軟骨退化與關節炎風險增加:低重力環境會促進軟骨降解,使其更容易發生關節炎。

  • 關節疼痛與不適:部分太空人在回到地球後,報告膝關節疼痛與運動不適,這與長時間處於微重力狀態導致的關節變化有關。

科學證據

  • 在地球表面進行的14天臥床實驗中,膝關節軟骨厚度減少了約 8%。

  • 太空站研究顯示,回到地球後,與關節降解相關的生物標誌物濃度增加,顯示軟骨可能在太空中遭受損害。

  • 動物實驗發現,在微重力環境下,關節軟骨的蛋白聚醣和膠原蛋白含量降低,導致關節結構變化。

日常生活中的關節保養



雖然我們不會長期處於無重力環境,但許多人因為久坐、缺乏運動或臥床休息,也會經歷類似的「卸載效應」。為了維護關節健康,你可以透過適當的負重運動來保護關節軟骨:

好的習慣

  1. 走路與慢跑 :每天至少 30 分鐘的快走或慢跑,可以有效刺激關節軟骨,維持其厚度與彈性。研究發現,適量的跑步不會傷害膝蓋,反而有助於減少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

  2. 適當的負重運動 :爬樓梯、深蹲等運動能夠幫助關節適應負重,減少退化。跳躍運動 (如跳繩) 能有效增加關節內的蛋白聚醣含量,維持關節健康。

  3. 增加肌肉力量:核心與下肢肌力訓練(如深蹲、弓步、硬舉),可增加關節的穩定性,降低關節壓力。瑜伽與伸展運動 也能促進關節靈活度,減少僵硬感。

避免的習慣

  • 久坐不動:長時間坐著會減少關節的壓力變化,導致軟骨營養流失。

  • 劇烈高衝擊運動:過度運動(如職業馬拉松選手)可能對關節造成額外壓力。

膝蓋已經在痛了,怎麼運動才能保護關節?下一頁醫師教你3招練肌肉也不傷關節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