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穩定攝取魚油,抗發炎
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具抗發炎特性,能改善血管功能並降低血栓風險。根據研究顯示,紅血球中的魚油能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顯示,Omega-3指數越高(>8%),心臟健康風險越低,Omega-3指數較低(<4%)的人群,其急性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則較高(9)。為了穩定紅血球中Omega-3脂肪酸的濃度,建議穩定攝取魚油。
5.喝逆滲透水,不用擔心喝進塑膠微粒
早在2018年,環保署(2023年升格更名為環境部)就曾公布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半的自來水含有塑膠微粒,這些微粒可能引發體內發炎,導致膽固醇上升。不過,喝水問題不用太過擔心,家裡裝個逆滲透濾水器就能輕鬆解決。逆滲透的過濾孔徑小於0.0001微米,而塑膠微粒約0.5微米,根本無法通過。所以有逆滲透系統的家庭,可以安心喝水,不用擔心塑膠微粒。
6.吃蘋果、喝天然蘋果汁
牛津大學的研究發現,對於50歲以上的人來說,每天吃一顆蘋果就像是一門必修課。他們用數學模型模擬,假如70%的50歲以上人每天都吃蘋果,英國每年可以減少約8,500人死於心臟病。雖然Statin類藥物能挽救9,400條生命,但吃蘋果是更天然的方式。(10)。喝蘋果汁也可以,但請記得要喝天然蘋果汁,不過純透明蘋果汁沒有效果。
【健康多一點】魷魚不會影響膽固醇
過去儀器無法區分膽固醇與其他固醇,讓魷魚背負了「高膽固醇」的誤會。其實魷魚中的固醇多數不會影響血中膽固醇。2011年中國海洋大學的研究發現,食用魷魚不但不會升高膽固醇,還能幫助降低三酸甘油脂。
本文摘自《生病一定要吃藥嗎?》/ 江守山醫師 /新自然主義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