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不吃藥狂降膽固醇!名醫曝4大清血管食物:不吃油、不吃蛋都沒用

江守山醫師
2025-07-18 06:00:00
116,446
收藏
分享
編按:如何用天然的方式控制好你的膽固醇?長期在醫療第一線的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觀察到這些年大家對於膽固醇控制的誤解,他認為終身吃藥並非唯一,與其擔心健康紅字,更重要是找到血脂、血壓、血糖竄高的根本原因。透過天然的方式,也有機會控制好膽固醇,好好運動、健康飲食永遠不會錯,善用「雞蛋、魚油、逆滲透水、蘋果」等四種食物的效果,讓食物成為你最好的藥物!


站在我的觀點來看,醫界目前對於膽固醇最荒謬的幾件事,無非是大力宣傳膽固醇是壞東西,還有一看到膽固醇數值偏高就急著開藥降膽固醇。我理解大家不喜歡在健檢報告上看到紅字,但其實還有許多不需要吃藥也能有效控制膽固醇的方法,以下就與大家分享一些。

不吃藥,控制好膽固醇可以這樣做



1.健康飲食、好好運動永遠不會錯

一篇發表於《BMJOpen》的研究指出,Statins每年大約能挽救750條生命,但運動和健康飲食每年可預防約4,600人死於心臟病,效果是Statins的6倍!此外,英國和加拿大的另一項研究也表明,運動與合理飲食挽救的生命遠超過Statins藥物。

2.跟低脂飲食說byebye

傳統醫學一直把膽固醇當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兇,認為吃太多油脂會讓膽固醇飆升,結果導致心臟病的發生。所以,低脂飲食就成了追求健康的金科玉律。但隨著飲食研究越來越深入,這個低脂飲食的神話似乎也開始搖搖欲墜了!

  • 研究①:低脂飲食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一項針對50至79歲女性的大型研究,共有48,835名參與者,追蹤了8.1年,結果發現低脂飲食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效果似乎非常有限。更有甚者,一部分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在研究期間竟然上升了!

  • 研究②: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益健康

    來自加拿大麥馬士特大學的「PURE研究」,分析了來自18個國家,超過13.5萬名年齡在35至70歲的成年人,結果顯示高脂肪飲食與較低的總死亡率和中風風險有關,同時低碳水化合物攝取對健康也可能有潛在的益處。

  • 研究③:多吃飽和脂肪也不會增加心臟病風險

    一項參與人數高達45,820人,追蹤長達11.6年的大型研究發現,飲食中攝取的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與心臟病死亡的風險實際上沒有太大關係。

3.雞蛋好處多,放心吃!

膽固醇與蛋的愛恨情仇戲碼上演了好久。每當有患者在診間我:「到底可不可以吃蛋?」。我總說:「吃吧!蛋真的沒有那麼可怕。」以下的研究都告訴我們答案了。

  • 研究①:蛋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根據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追蹤了41萬6213名健康民眾,結果顯示食物中的膽固醇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參與者中有超過13%每天吃雞蛋,經過近9年的追蹤,發現每天吃1顆蛋的受試者,出血性中風風險降低26%,中風死亡風險降低28%,缺血性心臟病風險降低12%。

  • 研究②:雞蛋對動脈健康有益

    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儘管有健康警告提到雞蛋會提高膽固醇,但實際上,雞蛋對動脈健康是有益的!每天吃3顆雞蛋可以改善膽固醇狀況,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是對老年人來說,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格外健康。

  • 研究③:心血管疾病高危險族群,也能放心吃蛋

    澳洲的一項研究顯示,雞蛋並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即使是風險較高的糖尿病患也是如此!一般認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當於曾經心肌梗塞一次的普通人。這項研究監測了128名有糖尿病早期症狀的人,結果發現每週吃12顆雞蛋的參與者和每週少吃2顆的參與者,3個月後的體重減輕和心血管健康指標相似。首席研究員表示:「人們不需要再忍住吃雞蛋了!它們其實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

    另一項東芬蘭大學的研究追蹤了1,000名年齡在42到60歲之間的芬蘭男性,這些人中32%攜帶APOE ε4基因,這會降低排除LDL膽固醇的能力,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21年的追蹤中,研究發現即使是在特高風險群中,肉和蛋中的膽固醇並不會提高這些人的膽固醇值或心肌梗塞風險。

點下一頁,告訴你如何不靠藥物並控制好膽固醇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