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食與生活調理建議
為避免粽子引起的消化問題,建議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入手,預防與調理並重:
- 控制食用量:粽子宜少量食用,每次1-2個為宜,避免一次性過量。建議搭配清淡蔬菜(如黃瓜、蘿蔔)或水果(如蘋果、奇異果),以平衡油膩與黏滯。
- 細嚼慢嚥:充分咀嚼有助於唾液分解澱粉,減輕胃部消化負擔。每口嚼15-20次為佳。
- 避免冷食:冷粽子易傷脾胃,特別是脾胃虛寒者,食用前應蒸熱或微波加熱至溫熱。
- 適度運動:飯後30分鐘至1小時進行輕鬆散步(約10-15分鐘),或順時針輕揉腹部,促進腸胃蠕動,緩解脹氣。
- 定時進食:端午期間避免暴飲暴食,保持規律的飲食時間,給予脾胃充分的休息與運化時間。
特殊族群注意
- 脾胃虛弱者(如老人、幼童):選擇清淡口味的粽子,如紅豆粽或純糯米粽,避免油膩餡料。
- 濕熱體質者:減少甜粽(如豆沙粽)攝入,優先選擇鹹味但清淡的粽子。
- 慢性消化疾病患者:如胃炎、腸躁症患者,應諮詢醫師後適量食用,並搭配上述茶飲或穴位調理。
中醫養生小叮嚀
端午節後,若因粽子過量導致消化不適,可結合穴位按摩與中藥茶飲,快速緩解症狀。長期而言,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注重脾胃保養,方能遠離消化問題。中醫強調「未病先防」,建議平時多食用健脾食材(如山藥、薏仁、蓮子),適量運動,保持情志舒暢,以增強脾胃功能。
本文獲「馬光健康網」授權轉載,文章作者:彰化馬光中醫診所 劉宗昇醫師
作者簡介:源於澎湖小島的希望之光,肩負守護人們健康的重要使命,傳遞真摯與恰到好處的溫暖服務。官網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