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4種杯子小心釋放毒素傷腦又傷腎!不鏽鋼保溫杯這樣用也有事

新聞中心傅鴻儒
2025-07-14 12:00:00
281,227
收藏
分享
近日中國茶藝師「漫仔說茶」在《小紅書》分享幾種可能有毒的杯子,引發網友熱議。「喝得安心」絕對是人人關心的日常,以下就帶你進一步解析4種常見杯子有什麼使用習慣該注意?為何會說可能喝出傷害肝腎、傷害大腦甚至致癌的風險呢?

第一種:紙杯



每天一杯手搖或超商咖啡,早已是上班族的精神支柱,但看似無害的紙杯,可能藏有健康危機,原因就在紙杯內部那層看不見的膜!原來,紙杯內層常塗有聚乙烯(PE)防水塑膠膜,基因醫學醫師張家銘曾提出見解,這種物質一旦碰上高溫、油脂、酸性或含酒精飲品,就可能釋出微塑膠,悄悄被我們吃進肚子!

當毒素溜進體內,偏偏這些微塑膠又比較難代謝,可能破壞腸道菌叢、干擾消化吸收,對肝腎造成負擔,當長期沉積在細胞,也會影響能量轉換、代謝與免疫功能,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就可能進一步提高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荷爾蒙失調甚至癌症風險。

雖然不至於立即危害健康,但仍建議少用一次性紙杯,改用不鏽鋼、玻璃等可重複使用的安全材質,降低微塑膠的隱性威脅。

第二種:6號塑膠杯(PS聚苯乙烯)



透明輕巧的6號塑膠杯與杯蓋,是外帶飲料的常客,但臨床毒物科醫師楊振昌曾指出聚苯乙烯(PS)的問題在於,高溫下可能釋出「苯乙烯」,干擾內分泌、影響生殖系統,還可能提高癌症與神經疾病的風險。

市面上的塑膠容器都得通過安全測試,不過衛福部也建議,如果對於塑膠杯蓋有疑慮,喝熱飲時不妨直接拿掉杯蓋更安心。

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也提醒,不論塑膠容器標榜多耐熱,都不該拿來裝熱飲熱湯!當然,想徹底杜絕這類毒物的風險,選擇玻璃、不鏽鋼等材質還是更保險。 

陶瓷杯、不鏽鋼杯就不怕塑化劑更安心?下一頁看原來還有這些重點不能忽略!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