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是24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每年6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90度時就是夏至。夏至當天,太陽正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陽)最長、黑夜(陰)最短,過了夏至日,白晝漸短、黑夜漸長。
夏至是整年中陽氣最盛的一天,氣溫也將一路熱到立秋。炎熱高溫常常沒食慾、心煩氣躁、頭昏腦脹、倦怠乏力等。體溫隨著環境氣溫升高,心跳也相對較快,若長時間處於高溫又大量流汗、水分攝取不足的情況,會增加心臟負擔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夏至常見症狀與不適
夏至是整年中陽氣最盛的一天,氣溫也將一路熱到立秋。炎熱高溫常常沒食慾、心煩氣躁、頭昏腦脹、倦怠乏力等。體溫隨著環境氣溫升高,心跳也相對較快,若長時間處於高溫又大量流汗、水分攝取不足的情況,會增加心臟負擔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筆者最近就有患者因長時間室外工作,大量流汗後,全身無力、頭暈心悸,症狀持續一天,幾乎無法上班工作,經診斷後為夏季中暑,當下經刮痧和針灸後,不適症狀立刻減少八成,回去請患者續服中藥,下週回診時已無不適。
夏至過後進入中醫的「三伏天」,此時陽氣旺盛適合調理身體、平衡體內陰陽之氣,是虛寒體質「冬病夏治」的好時機。尤其呼吸道(過敏、氣喘)、消化機能(腹瀉、消化不良)較為敏感虛弱的人,可經由中醫診斷後進行三伏調理。
夏季燥熱時,可透過食療來清熱解暑。包括:綠豆、薏仁、蓮子、西瓜、苦瓜、黃瓜、絲瓜等。 此外,也可以選擇具有清心降火功效的中藥材,如:淡竹葉、蓮子心、麥門冬。
綠豆能清熱消暑氣,蓮子則養心安神、去除煩躁,是炎炎夏日的消暑聖品。

夏至炎熱但養生卻該少喝冰品?下一頁看更多防範炎暑侵襲的養身之道
節氣保養建議
1.冬病夏治三伏貼
夏至過後進入中醫的「三伏天」,此時陽氣旺盛適合調理身體、平衡體內陰陽之氣,是虛寒體質「冬病夏治」的好時機。尤其呼吸道(過敏、氣喘)、消化機能(腹瀉、消化不良)較為敏感虛弱的人,可經由中醫診斷後進行三伏調理。
2.夏季養心祛暑食療
夏季燥熱時,可透過食療來清熱解暑。包括:綠豆、薏仁、蓮子、西瓜、苦瓜、黃瓜、絲瓜等。 此外,也可以選擇具有清心降火功效的中藥材,如:淡竹葉、蓮子心、麥門冬。
3.「綠豆蓮子湯」消暑氣安心神
綠豆能清熱消暑氣,蓮子則養心安神、去除煩躁,是炎炎夏日的消暑聖品。
- 食材:綠豆跟蓮子1:1,依個人喜好加入5-10倍的水和冰糖。
- 做法:
- 把綠豆和蓮子泡水半天以上,待膨脹泡軟之後把水倒掉、順便清洗一下。
- 外鍋依比例加水,內鍋的水則淹過綠豆和蓮子約4公分高,待電鍋跳起。
- 電鍋跳起趁熱加入適量砂糖,放涼以後美味的「綠豆蓮子湯」輕鬆完成。

夏至炎熱但養生卻該少喝冰品?下一頁看更多防範炎暑侵襲的養身之道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