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練施庠甫聊到他的一位學員,是位75歲的大姐,已經跟著他的教練課約有2年的時間。原本以為這是少數年紀稍長的學員,但施庠甫說,他的學員裡年紀最大的是88歲,所以75歲還算是「年輕人」喔。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長期身體姿勢使用不正確,因此運動的目標多半是想解決腰痠背痛的困擾。」但萬一是癌症病人,來運動這樣好嗎?
還有位學員讓他印象深刻,70幾歲的先生來運動時,體能相當虛弱,因為是肺癌第三期,連從椅子站起來都很吃力。因為生病與化療的原故,體能低落到連日常行動都有困難,如果不運動,情況有可能會越來越糟。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長期身體姿勢使用不正確,因此運動的目標多半是想解決腰痠背痛的困擾。」但萬一是癌症病人,來運動這樣好嗎?
還有位學員讓他印象深刻,70幾歲的先生來運動時,體能相當虛弱,因為是肺癌第三期,連從椅子站起來都很吃力。因為生病與化療的原故,體能低落到連日常行動都有困難,如果不運動,情況有可能會越來越糟。
施庠甫說,面對連日常行動都有困難的學員,他也是很擔心,所以從最簡單的起立與坐下開始。椅子不能太低,要像吧檯椅一樣高(近腰部),因為老先生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都很費力,坐下去得要暫停好幾秒才能再度站起來。強度的設計上,主是要能恢復身體原有的功能。
還好在學員女兒的堅持下,每週都有認真訓練的老先生,兩、三個月後已經大有改善,深蹲可以做到4下,體力上大進步,也不至於喘到久久無法平息。
什麼都不做就是最好的休息嗎?有時候的確是這樣,但對於重大疾病如癌症化療來說,並不完全是。
「多項研究顯示,運動可以提高生活品質、健康狀態、活力和肌力。我可以向你保證,如果不這樣做,你一定會因為治療失去某些日常生活能力,也許是轉不開罐頭,也許是無法再跑16公里。」
這段話是前美國運動醫學會會長凱瑟琳教授在她的著作《動結癌症》(天下生活出版)中所說的。
運動除了是良藥,還能對抗治療後產生的心理狀態(憂鬱),並加速化療藥物更快發揮於全身。重大手術與化療後特別需要肌力訓練,不僅是為了加速康復,還能改善生活品質、生理功能,甚至提升整體存活率。
台灣癌症希望基金會(HOPE)也聯合多位醫師與專家,推廣「癌後運動處方,有動5保庇」活動,透過鍛鍊身體五大機能,以降低癌症治療後的中長期副作用與復發之風險。
此為《早安健康》8月號《肌力存摺》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還好在學員女兒的堅持下,每週都有認真訓練的老先生,兩、三個月後已經大有改善,深蹲可以做到4下,體力上大進步,也不至於喘到久久無法平息。
用「肌力Pay」,支付更好的生活品質
什麼都不做就是最好的休息嗎?有時候的確是這樣,但對於重大疾病如癌症化療來說,並不完全是。
「多項研究顯示,運動可以提高生活品質、健康狀態、活力和肌力。我可以向你保證,如果不這樣做,你一定會因為治療失去某些日常生活能力,也許是轉不開罐頭,也許是無法再跑16公里。」
這段話是前美國運動醫學會會長凱瑟琳教授在她的著作《動結癌症》(天下生活出版)中所說的。
運動除了是良藥,還能對抗治療後產生的心理狀態(憂鬱),並加速化療藥物更快發揮於全身。重大手術與化療後特別需要肌力訓練,不僅是為了加速康復,還能改善生活品質、生理功能,甚至提升整體存活率。
病人更需肌力訓練的3大理由
- 預防肌少症與功能退化
- 手術與化療常伴隨臥床、食慾不振、發炎反應,導致肌肉大量流失。
- 肌力流失會讓病人更難恢復正常活動,甚至失去自理能力。
- 提升免疫與減少併發症
增加肌肉量可提升免疫功能、耐受治療,降低感染與再住院風險。 - 改善疲勞與心理健康
化療期間,癌因性疲憊很常見,研究指出肌力訓練能顯著減緩疲勞與焦慮,改善憂鬱與生活品質。
台灣癌症希望基金會(HOPE)也聯合多位醫師與專家,推廣「癌後運動處方,有動5保庇」活動,透過鍛鍊身體五大機能,以降低癌症治療後的中長期副作用與復發之風險。
此為《早安健康》8月號《肌力存摺》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