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第一屆『健康大未來』高峰論壇》中,曾任行政院衛生署署長、董氏基金會執行長等職的「抗煞英雄」葉金川,以親身經驗與體悟,和讀者分享了自己成為幸福長者的秘笈。
「老年人最快樂的時間是69歲」,葉金川引用倫敦政經學院的研究說明,這個年紀是更沒有負擔的時候,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若此時沒有健康,就沒有辦法在退休、邁入人生下半場時繼續逐夢。
葉金川分享自身經歷說道,他57歲登安東軍山成功,「登頂更多高山」的旅程自此展開。除了登上多座百岳,近兩三年都不斷在國內外旅遊、進行多項圓夢挑戰,包括騎自行車穿越美國、登上海拔5137公尺的人生最高峰-土耳其阿拉拉山等。
「老年人最快樂的時間是69歲」,葉金川引用倫敦政經學院的研究說明,這個年紀是更沒有負擔的時候,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若此時沒有健康,就沒有辦法在退休、邁入人生下半場時繼續逐夢。
葉金川分享自身經歷說道,他57歲登安東軍山成功,「登頂更多高山」的旅程自此展開。除了登上多座百岳,近兩三年都不斷在國內外旅遊、進行多項圓夢挑戰,包括騎自行車穿越美國、登上海拔5137公尺的人生最高峰-土耳其阿拉拉山等。
然而,一向喜愛山林、享受旅遊的葉金川,在2016年即將滿65歲之際,確診淋巴癌第二期,幸好因為發現得早,接受治療後逐漸康復。他也形容,「就像一台車開70年,不可能沒有壞掉的東西」,只要修理好損壞部分,就不會影響人的活力及生命力。
回顧抗癌歷程,葉金川認為「癌症是上天的禮物,生病是人生的必修課」,人不是一生病就變成病人,生了病還是要工作、還是要生活,重點是怎麼去面對它。對於生命,葉金川也很豁達,曾寫下〈如果我沒法醒來,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一文,對自己的孩子喊話,希望自己「活得精彩、走得帥氣,不要管子,有氣切管、尿管、胃管,怕走得牽絆;停止維生治療吧!」
葉金川的幸福長者武功秘笈
這幾年,日本開始出現下流老人的概念,那麼如果是你,會選擇當「上流老人」還是「一流老人」呢?繼續看下一頁
近年來日本出現的「下流老人」概念,是相對於上流社會的底層階級,指的是又窮又孤單的老人;這樣的概念流傳到台灣後,許多人也開始憂慮自己的老後生活,在慢性疾病、身體機能退化、健康照護費用增高等狀況下,自己是否能成為無憂的「上流老人」呢?
對此葉金川認為,不必人人做家財萬貫、政商名流的「上流老人」,而更該做一個「一流老人」,也就是幸福的長者。
一流老人這樣做
「你愛做什麼就去做什麼。」葉金川分享,像是種田、種菜、養寵物等都可以,保持自身興趣很重要。他以曾參與《退休,任性一點又何妨》新書發表會的三位朋友為例,一位年過80仍從事割草、看管墓園的工作,一位76歲仍在跑馬拉松,甚至完成6項國際馬拉松賽、拿到70歲組馬拉松台灣冠軍,一位持續從事園藝工作、種香蕉,外表完全看不出已80歲。深究其共通點,都是「持續活動」。
而另一位葉金川的恩師雖已93歲高齡,但為了開會,仍會從國泰醫院走到南海路,接近5公里的路程要走將近2小時,祕訣只有一個,就是「不要偷懶」。因此葉金川認為,面對退休人生,我們更該自問「你要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是臥床、復健、坐輪椅,或是能夠種花種草行動自如、旅遍世界各地,其實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依靠醫生。
「精彩人生,你我都可以自己定義。」葉金川強調,活幾歲其實無關緊要,更重要的是每一天都要活得精彩且有意義。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回顧抗癌歷程,葉金川認為「癌症是上天的禮物,生病是人生的必修課」,人不是一生病就變成病人,生了病還是要工作、還是要生活,重點是怎麼去面對它。對於生命,葉金川也很豁達,曾寫下〈如果我沒法醒來,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一文,對自己的孩子喊話,希望自己「活得精彩、走得帥氣,不要管子,有氣切管、尿管、胃管,怕走得牽絆;停止維生治療吧!」
葉金川的幸福長者武功秘笈
- 用活動維持每天的活力,是老而不衰的第一步。
- 讓自己成為老化最慢的那個人吧!
- 健康運動是失能的剋星。
- 年輕銀髮族是給社會帶來轉機的鑰匙。
- 人生的巔峰在75歲。
- 醫療和照護有其極限。
- 當個幸福的一流老人。
- 從小事開始,做一件感動自己的事。
這幾年,日本開始出現下流老人的概念,那麼如果是你,會選擇當「上流老人」還是「一流老人」呢?繼續看下一頁
做個「一流老人」,不必做「上流老人」
近年來日本出現的「下流老人」概念,是相對於上流社會的底層階級,指的是又窮又孤單的老人;這樣的概念流傳到台灣後,許多人也開始憂慮自己的老後生活,在慢性疾病、身體機能退化、健康照護費用增高等狀況下,自己是否能成為無憂的「上流老人」呢?
對此葉金川認為,不必人人做家財萬貫、政商名流的「上流老人」,而更該做一個「一流老人」,也就是幸福的長者。
一流老人這樣做
- 健康有活力
- 基本的經濟能力
- 有家人陪伴
- 有朋友
- 有社會網絡
做你想做的!打造精彩第三人生
「你愛做什麼就去做什麼。」葉金川分享,像是種田、種菜、養寵物等都可以,保持自身興趣很重要。他以曾參與《退休,任性一點又何妨》新書發表會的三位朋友為例,一位年過80仍從事割草、看管墓園的工作,一位76歲仍在跑馬拉松,甚至完成6項國際馬拉松賽、拿到70歲組馬拉松台灣冠軍,一位持續從事園藝工作、種香蕉,外表完全看不出已80歲。深究其共通點,都是「持續活動」。
而另一位葉金川的恩師雖已93歲高齡,但為了開會,仍會從國泰醫院走到南海路,接近5公里的路程要走將近2小時,祕訣只有一個,就是「不要偷懶」。因此葉金川認為,面對退休人生,我們更該自問「你要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是臥床、復健、坐輪椅,或是能夠種花種草行動自如、旅遍世界各地,其實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依靠醫生。
「精彩人生,你我都可以自己定義。」葉金川強調,活幾歲其實無關緊要,更重要的是每一天都要活得精彩且有意義。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