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中醫氣血調理飛蚊症一週改善!特效護眼功 9個穴位是顧眼良藥

新聞中心沈宜臻
2025-05-02 12:26:00
35,921
收藏
分享
在這個3C產品無所不在的時代,眼睛過度疲勞、乾澀模糊成為常態,但你知道嗎?早在千年前,文豪韓愈就曾在文章中哀嘆「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可見他在四十歲前視力已經模糊。

古代讀書人長時間閱讀寫作,較容易近視。現代社會人人皆需用眼,因此近視比例更高。至於青光眼、白內障、老花眼、結膜炎、角膜炎等,從古至今都是常見眼疾。也就是說,不論古今,眼睛一直都是最容易累積疲勞的器官。中醫師吳建東提醒,眼睛健康不只是局部問題,更牽連著五臟六腑,從古代經典到現代養生法,中醫早已留下許多實用又溫和的護眼妙方!

中醫還能看眼睛?調好氣血,中年女飛蚊症一週改善



吳建東中醫師解釋,中醫在診治眼疾時,不僅關注眼睛本身,更強調整體身體狀態。《黃帝內經》指出:「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意即臟腑精氣充盈,眼睛才能健康明亮。若五臟六腑虛弱、氣血不足,眼疾便容易發生。

所以治療眼疾時,醫師會根據症狀的部位與特性調理相應的內臟。例如,若眼角(血輪)頻繁發炎,如結膜炎、角膜炎,便會採取清肝熱或清心火的方法;若出現眼瞼無力、下垂,則著重於補脾胃、補氣,提升整體元氣,從而改善眼部功能。

吳建東中醫師分享,臨床上遇過一位四、五十歲女性患者,因爲長期過度勞累,導致氣血虛弱,進而出現飛蚊症現象。飛蚊症通常出現在中年以後,特別是40至六十歲之間,這時玻璃體開始老化,內部出現雜質,當眼睛感光度下降、循環不佳時,這些雜質就會被感知到。

然而,如果氣血充足、循環順暢、神經活躍,即使有少量雜質,也較不容易察覺。這位患者最初並非因飛蚊症就診,而是因長期慢性疲勞前來治療,中醫以調補氣血為主,治療後僅一至兩週,患者的疲勞感明顯改善,氣血運行旺盛,眼睛也變得明亮,連帶飛蚊症的困擾自然減輕,幾乎不再察覺到黑影飄動!

中醫治療常見的3種眼疾!3味良方泡護眼茶這樣做



吳建東中醫師表示,中醫門診中最常見的眼疾主要有三種,首先是結膜炎與眼睛發炎,多以清肝火、清心火的方式治療,改善局部循環。第二是乾眼症,特別好發於四、五十歲進入更年期的女性,屬於虛熱、燥邪偏盛的體質。治療採清除虛熱、補益元氣、滋養五陰,促進淚腺分泌、增加眼部潤澤度。

最後就是眼睛疲勞與視力模糊,常見於年長者或上班族。年長者多為氣血不足、肝腎虛弱導致視力模糊,治療以清肝腎、補元氣為主;上班族則因長時間盯著電腦、手機,導致眼睛疲勞,除了調養元氣,還會配合改善痰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眼睛疲倦模糊的狀態。

而中醫治療眼疾的方法十分多樣,不過一般人最常聽到、也最適合日常使用的護眼食材,主要有菊花、枸杞、決明子。這三種藥材溫和無害,中醫師也經常推薦,日常飲用能溫潤保養眼睛,但仍需適量使用喔!

  1. 決明子:具有緩瀉作用,適合便祕體質者。但若使用過量,容易引起腹瀉。建議用量為兩至三錢(約10至12克)

  2. 菊花:性味清涼,能清肝明目,適合眼睛乾澀、疲勞者。菊花較輕,使用量可稍微少一些,即可達到明顯效果

  3. 枸杞: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每顆約0.5克。建議用量為兩至三錢,約15至25顆。枸杞含有脂溶性成分,建議泡茶後連同枸杞一同食用,吸收效果更佳
護眼茶喝法:可將這三種藥材以熱水沖泡成茶飲,濃淡可依喜好調整。一般建議泡製約一公升水,適合一天飲用。頻率方面可每日飲用一次,也可以一週二至三次,或選擇在週末保養。

點下一頁,教你9穴位的中醫護眼操


中醫護眼操:9穴位按摩,眼睛不酸澀



吳建東中醫師介紹,十多年前,台北市中醫師公會設計了一套護眼操,原本目的是希望預防小學生近視,後來發現對上班族長時間用眼引起的疲勞、模糊也十分有效。當看螢幕久了,眼睛感到模糊、痠澀,可以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迅速舒緩!

  1. 睛明穴
    位置:眼角內側
    方法:用指腹輕輕按壓。

  2. 攢竹穴
    位置:眉毛內側眉頭處
    方法:用指腹輕揉。

  3. 魚腰穴
    位置:眉毛正中央
    方法:輕壓並做小圓按摩。

  4. 絲竹空穴
    位置:眉尾外側凹陷處
    方法:用指尖輕按。

  5. 瞳子髎穴
    位置:眼角外側後方骨凹處
    方法:輕輕按壓。

  6. 太陽穴
    位置:瞳子髎後方偏上較深的凹陷處
    方法:畫圓輕揉,促進血液循環。

  7. 四白穴
    位置:眼睛正下方,眼眶骨凹陷處
    方法:輕輕按壓。

  8. 耳穴(眼點)
    位置:耳垂中央
    方法:用手指輕拉耳垂並按壓。

  9. 合谷穴
    位置:虎口處(拇指與食指間凹陷處)
    方法:雙手互按,可促進全身氣血流暢。

按摩時應注意指甲修剪整齊,按壓前務必洗手,避免將細菌帶入眼部。每個穴位可按壓5至10秒,一輪完成後若覺得舒適,也可以再進行第二輪。

點下一頁,試試看用五禽之戲、旋揉鹿頸舒緩眼睛疲勞


五禽之戲、旋揉鹿頸,跟著按按臉舒緩眼睛疲勞!



在護眼操之外,吳建東醫師也分享了一套三招運動功法,能幫助舒緩眼睛疲勞、放鬆頸肩,對長時間用眼族群非常有益。

  • 五禽之戲:臉部按摩

    1. 上下左右轉動眼球:抬頭向上看、低頭向下看,再左右分別轉動視線。順時針旋轉幾圈,再逆時針旋轉幾圈。

    2. 以手捏成鳥嘴狀,做為近距離目標,輪流看向手指與遠處景物,如此交替3-5次。

    3. 搓熱手指縫,輕柔按摩眼周、梳頭並拉一下耳朵、按摩太陽穴,再按眼框上下緣

  • 五禽之戲:旋揉鹿頸

    1. 接著進行「旋揉鹿頸」,模仿長頸鹿甩脖子的動作,有助於放鬆頸椎、胸腰脊柱,並間接改善眼睛與頭部循環。

    2. 以骨盆為軸心,帶動整個脖子與上半身旋轉。

    3. 頭部旋轉時眼睛跟隨目標(頭往上時,眼睛看上方;頭轉左,眼睛看左;頭往下,眼睛看下方;頭轉右,眼睛看右)。

    4. 舌頭配合方向反轉:(頭向後,舌頭壓向下齒齦;頭向左,舌頭壓向右齒齦;頭向下,舌頭抵向上齒齦;頭向右,舌頭壓向左齒齦)。

    5. 意念要守在「尾閭」(尾椎底部),以骨盆為中心旋轉,動作自然流暢,不可過猛。

      這種「眼、頭、舌」三者協調的練習,有助於調整頸肩僵硬、改善眼睛活動不靈活、視線模糊,甚至能幫助舌頭功能變好,對於打呼、吞嚥不順等狀況也有間接改善效果。

  • 八段錦:怒目攢拳增氣力

    1. 最後是一式源自古代養生功法「八段錦」中的動作,「怒目攢拳增氣力」,主要訓練肝氣,促進氣血運行。怒目的動作可以加強眼部氣血循環,讓眼神更加有力清晰,特別適合氣血不足、眼睛疲勞或情緒鬱結的人練習。不只是鍛鍊身體肌肉,更是讓氣血充盈、眼神有神的重要功法。

    2. 蹲馬步:雙腳打開略寬於肩,膝蓋微微彎曲下蹲,注意臀部向後坐,不要讓膝蓋超過腳尖,以保護膝關節。

    3. 雙手放在腰際輪流出拳。

    4. 每次出拳時,眼睛瞪大,怒目圓睜,集中精神用力。同時可以搭配哈氣或哼聲,幫助氣力釋放。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