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沒讓她好走,是我最深的遺憾」檢場照顧失智母10年,提醒子女提早認識3大徵兆

黃安琪、廖靜清
2025-07-25 13:00:00
164,915
收藏
分享

擔心媽媽嘴裡的食物吞不下,放鼻胃管的決定卻是無盡折磨



當初聽醫師說明,失智症發病後約存活8~10年,母親的病程到了第8年,身體機能下降很快,出現進食吞嚥問題。「媽,你咬一咬要吞下去啊,含在嘴巴沒辦法攝取營養!」看到母親把食物含在嘴裡卻無法吞嚥,我整個慌了,跟醫護團隊討論後,放置鼻胃管補充營養與水分。

沒想到,對她卻是無盡折磨!好幾次,看母親把管子扯下來,只好再回醫院插上,後來用網狀約束手套預防鼻胃管被拉出,母親皺眉頭的模樣讓人不捨。

最後兩年,母親身體反覆發炎、眼睛感染失明,也因為吸入性肺炎,送了好幾次急診,現在回想,我很自責沒有讓她一路好走,所謂好走,指的是不要做過度醫療。失智症的病程總會走向生命終點,家屬應該及早做好準備,學習適時放手,不為了自己的捨不得,延長了失智者的痛苦。

失智不是「老番癲」!提早理解病程,才能不留遺憾



回想家人生病過程,很感恩她是個「好病人」,沒讓我們過度操心,也沒有太多令人煩惱的精神症狀,但我想呼籲大家,應增進對失智症的認知、正確看待失智者。非正常大腦退化的疾病,剛開始會有很多徵兆,包括記憶力減退、個性改變、對喜愛的事物不感興趣……千萬不要用「老番癲」來看待年紀大的長輩。

媽媽73歲發病、83離世,回想這10年的點點滴滴,照顧過程有笑有淚,很慶幸留下美好回憶。好好活在當下,就不留下遺憾。(記錄整理/廖靜清)

本文摘自《解鎖失智密碼: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第一線醫護累積25萬小時的25個動人故事》/黃安琪、廖靜清/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