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42歲表妹不菸不酒肺癌亡!名醫沉痛揭7個癌症觀念害你錯失救命機會

新聞中心傅鴻儒
2025-06-17 12:00:00
99,236
收藏
分享

迷思四:沒症狀就沒問題?



沒有咳嗽、胸痛、呼吸不順就沒肺癌?其實肺臟沒有神經分布,是「無聲的器官」,因此肺癌可怕就在於它「太安靜」,往往悄悄惡化到第三期、第四期才出現症狀,此時就醫可能已錯過黃金治療期!

廖繼鼎醫師建議,「50歲以上、有肺癌家族史、長期暴露於油煙、空氣污染或PM2.5者、抽過菸或經常吸入二手菸者」等4族群,更應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國健署也已於2025年擴大肺癌篩檢服務,以下2族群不妨把握每2年1次的免費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機會,掌握肺部狀況吧:
  1. 具肺癌家族史:45-74歲男性或40-74歲女性
  2. 重度吸菸者:50-74歲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

迷思五:低劑量電腦斷層有輻射,照了會傷身?



照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會不會反而得癌?別擔心,廖繼鼎醫師表示,LDCT的輻射量約等於10張胸部X光,劑量相當低,不足以對身體造成傷害。

更重要的是,LDCT能早期揪出0.3公分微小肺癌,讓你在還能開刀、可根治的階段就把癌細胞請出門。研究證實,定期篩檢能降低肺癌死亡率約20%。與其怕「輻射風險」,不如掌握救命機會!

迷思六:得肺癌一定沒救?



肺癌往往被視為無法挽回的重症,不過曾有一名60歲退休老師在健檢時意外發現肺部有小腫瘤,雖然沒有任何不適,但手術切除後五年未復發,現在生活照常、健康穩定。

廖繼鼎醫師說明,肺癌在早期「M0期」(尚未轉移)發現時,治癒率相當高,只要及早發,甚至有機會完全根除癌症。別再被肺癌等於末期的迷思困住,抓住早期就是翻盤的機會!

迷思七:癌症晚期只能等死?



「癌細胞轉移」決不是人生的終點。如今已是精準醫療時代,即使是癌細胞已轉移的晚期階段,仍有不少有效治療可以進行,能延長生命、提升生活品質。

廖繼鼎醫師分享,一名70歲男性在診斷時肺癌已肝轉移,透過基因檢測搭配標靶藥物治療,短短三個月腫瘤大幅縮小、副作用也低,至今仍能自主生活。治療選擇越來越多,勇敢求診,就能多一分希望!

參考資料:
  1. 【破解肺癌七大迷思】出神入化廖醫師 - YouTube
  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公布癌症發生資料
  3. 肺癌趨向年輕化 無明顯症狀.pdf
  4. 煮飯時抽油煙機旁別開紗窗通風!多做1件事不讓肺變成毒物濾網
  5. 做一頓飯的油煙=兩包菸!4習慣做到就能遠離肺癌
  6.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肺癌危險因子
  7. 肺癌1~4期症狀與如何診斷?肺癌治療有哪些選擇? ∣ 澄清醫院中港分院
  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114年擴大肺癌篩檢服務 新年從健康開始
  9. 不菸不酒,久咳卻驗出肺腺癌4期... 加做這檢查,比X光早10年揪出肺癌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