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片刻奪命的主動脈剝離!百變症狀從頭到腳,1情形恐連急診都來不及到

新聞中心黃秀美
2025-06-20 12:00:00
71,414
收藏
分享

從頭到腳,症狀千變萬化,主動脈剝離診斷不易



其它症狀,當然也跟影響到哪些器官有關。如果主動脈剝離的位置,直接影響到腦部的血管,有可能是以昏迷來表現,就完全沒有機會說他哪裡痛;影響到手的血管,可能是手無力、冰冷,甚至可能有點像中風,手臂癱瘓的症狀。

影響到心臟上面重要的冠狀動脈,這種就很危險,有可能會主動脈剝離加上心肌梗塞,有可能使得心臟得不到血流,心臟就會受不了,猝死的風險會很高。若有一些滲血,流到心臟跟心包膜之間,也會壓迫心臟,造成心包填塞,心臟一樣也會受不了,有可能會有胸悶、呼吸困難、虛弱、冒冷汗的症狀。

影響到腎臟,有可能是側腰痛;影響到腸子,有可能是肚子痛;影響到腳,可能會腳無力、冰冷、腳麻,症狀變化多端。因此,主動脈剝離一開始被延誤診斷的機會,有文獻分析可能高達了三分之一。

而主動脈剝離嚴不嚴重,必須要評估的是,剝離的位置,對於重要器官的影響。大部份A型主動脈剝離,都是從頭裂到尾,若合併中風、休克、器官衰竭的死亡率會非常非常高,影響到心臟,可能連送醫的機會都沒有。

若是危及生命的主動脈剝離,沒有及時手術,每個小時死亡率,都在上升。只要是A型,都該開刀,選擇不開刀,約有九成的病人會在短期內死亡。

但如果是80、90歲,心肺功能已經很差,開刀也可能撐不住,或是體力很虛弱,開完刀,傷口很大,骨頭又不癒合,無法順利脫離加護病房或呼吸照護病房,在生命的最後這一段時間會很辛苦,有很多要去考慮的面向。如果病況太差,也可能會建議不要再挨這麼大的手術去延長痛苦。

60幾歲的長者是主動脈剝離高危險群,三高及心臟疾病更要當心



主動脈剝離,好發於60幾歲的長者。哪些是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就是三高,像是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還有抽煙、年紀大。還有一些是先天的問題,像是Leo有的雙瓣型主動脈瓣膜,有可能在50歲就提早發病。如果有心臟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可以在健檢套餐裡,自費安排仔細一點的彩色心臟超音波,有可能提早發現主動脈瓣比正常人少一瓣,提高警覺。

而主動脈剝離的確診,主要靠電腦斷層的影像檢查,而且要打顯影劑。除非是血管裂開的位置,離心臟很近,有影響到心臟,否則,心電圖、心肌酵素,不見得會看得到異常。

但如果主動脈剝離時,合併有心肌酵素的上升,就要小心是不是有影響到冠狀動脈。手術中,就要一併檢查清楚,必要時,要再多做冠狀動脈的繞道或重建手術。手術時間就要拉更長,風險也會上升。

剛發生主動脈剝離,便秘、咳嗽都要管理,宜避免瞬間發力



而主動脈剝離手術後的病友,值得注意的對手,就是「用力」。

吳柏俞醫師說,「像我們心臟血管外科的加護病房 ,都戲稱術後有三寶,那就是止咳化痰藥,讓你咳的不要那麼用力。止痛藥,讓你不會因為疼痛而血壓上升,對血管造成壓力。最後一寶,就是軟便藥,希望大便很順暢,不要因為便秘的關係,解便要出力。」。

一旦曾經發生過主動脈剝離。不管是A型或B型,就算恢復得再好,也不再是正常人。這是因為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主動脈血管全部重建或放支架,因為手術時間會太長,或是傷口會無止境的延伸。

那些沒有重建的血管,還是有機會再裂開或是變成剝離的動脈瘤,會建議治療後,好好休養後回去工作,盡量維持平常的日常生活,不要怕東怕西的,但也不要太累,不適合再做太過粗重的工作,或是太高強度的運動,像是重訓中的舉重,這種要瞬間發力,會增加胸腔或者腹部壓力,是有可能會讓血管裂開的危險動作。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