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是農民曆中一年 24 節氣最重要的節氣之一,24 節氣是依照地球自轉、公轉的週期來劃定,而冬至這天正是一年裡白晝、日照最短的一天。冬至之後白晝時間就會開始慢慢增加,因為「陽氣」會漸漸回升,便會以象徵「團圓、圓滿」的湯圓來迎接「陽氣」,藉著吃湯圓祈求凡事圓滿、闔家團圓。而在各地也有一些不同的湯圓習俗,我們列舉如下:
- 避免吃「單數」,中華文化便對「成雙成對」的寓意情有獨鍾,所以在吃湯圓這件事上也有雙數顆的湯圓可以圓滿、招來好的人緣與姻緣,反之單數顆的則可能有落單、孤獨的說法。
- 舊時的敬物崇拜,會在凡是有「神」的地方,包含門、窗、床、櫃、桌、椅、等等,都會黏上一、二粒湯圓,稱之為「餉耗」。
吃湯圓應該控制在什麼數量以下較健康?
當然應該吃多少量才能快樂過節無負擔也是大家想知道的問題之一。一般來說紅白小湯圓最好不要超過小顆10顆(熱量約70大卡,相當1/4碗飯)或大顆常見的芝麻、花生湯圓2顆(熱量約150大卡,相當1/2碗飯)。
湯底則以儘量清湯取代花生湯、桂花釀等甜湯,避免攝取過多精製糖。同時適當減少當天正餐的份量,這樣才能輕鬆過節無負擔。
3種人吃湯圓要特別注意健康風險!下一頁看看中醫師更多提醒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