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犬隻攻擊,狗的「4種徵兆」處於攻擊狀態
其實犬隻襲人事件,可能比我們想的更多,根據急診科醫師簡立建2014年的調查,每年因犬咬傷送醫的案例超過2萬起,其中14歲以下兒童及年長者為高風險族群。
動保處也提醒,如果在路上發現犬隻出現「頸背毛豎起、耳朵向前豎起、尾巴僵硬或搖擺、露齒低吼等」攻擊狀態,就要記起「三要一不」口訣:
- 「要」拉緊飼犬牽繩或抱起小型飼犬
- 「要」使用隨身物品遮擋
- 「要」緩慢後退遠離現場
- 「不可」做出尖叫等刺激犬隻行為
被狗咬要看醫生嗎?傷口這幾種狀況不能拖,輕忽恐感染潰爛
萬一不幸遭狗咬傷,可不要認為只是小傷口就放著不管。狗狗唾液中帶有病原菌,很容易引起傷口感染,甚至有狂犬病的隱憂!健保署提醒,當咬傷的傷口出現以下8種狀況,務必第一時間尋求醫師協助:
- 被犬、貓或人咬傷。
- 傷口在手、腳、頭或臉等部位。
- 傷口很深或者感覺已傷害到骨頭、神經。
- 傷口經過局部壓迫15分鐘後仍然無法止血。
- 傷口出現局部紅腫、熱、痛或者化膿。
- 被咬傷的人合併有免疫力減弱的疾病,例如糖尿病、肝病、腎病、癌症或愛滋病等疾病。
- 被咬傷的人在過去5年內未曾接受過破傷風疫苗注射。
- 自己沒辦法判斷傷口的時候。
返家後,若發現傷口再度紅腫熱痛、化膿、麻木,甚至有發燒畏寒、頭暈、低血壓、莫名淋巴腺腫大等症狀,則建議立即回診檢查,以防感染惡化。
參考資料:
- 獨/又是同一隻!北市比特犬「自開車窗」撲咬騎士 11天前才闖禍
- 北市比特犬2度咬人 產業局更裁共罰20萬沒入犬隻
- 比特犬教養講習,「布丁」坐陣示範-新北市政府
- 【從零開始養】比特犬!比特犬拔河!咬合驚人!咬住不放!即將被禁養的原因?被咬如何自保?【許伯簡芝】pit bull - YouTube
- 2024年 人犬安全互動
- 狹路相逢,遛狗時遇到犬隻欲攻擊時,採三要一不-新北市政府
- 動物及人的咬傷-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 台灣急診醫學會
- 動物咬傷衛教 |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