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心理壓力與情緒負擔不容忽視
預防心血管疾病部只要控三高,壓力可能是最常被忽略的風險因素。面對病患、焦慮家屬與沉重責任,醫護人員心理壓力超標早已是常態。《刺胳針》2016年研究指出,壓力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密不可分。
家醫科醫師蔡思盈也說,壓力愈大,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素、皮質醇暴衝,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臟天天像在打仗!此時,當冠狀動脈收縮,就比較容易引發突發性心室顫動造成猝死,或惡化心血管疾病。
4.推遲就醫與忽略健康警訊
「病人第一、自己排最後」是不少醫護人員的信念,卻也讓健康默默墜入危機。《內科醫學年鑑(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2年調查發現,近半數醫師缺乏睡眠、鮮少健檢、幾乎不運動,就算身體警報響起,也因忙碌拖延就醫,錯失治療良機。
由於猝死成因常與心臟有關,國健署建議,一旦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不適,或發現中風的臉歪、手垂、大舌頭等徵兆,千萬別硬撐,立刻就醫才是保命關鍵!
參考資料:
- 醫界震撼! 「大白肺權威」高國晉猝逝享年59歲
- 台灣醫療噩耗!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壯年猝逝 一年折損兩大將
- Icu醫生陳志金 -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高國晉理事長... | Facebook
- 醫護猝死的背後危機
- 《醫護人員,也會猝死》... -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 Facebook
- 你的壓力,正在傷心?—壓力激素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潛在連結 | 西園醫療社團法人西園醫院
- 亞東紀念醫院 : 亞東院訊
- 留意身體的警訊加強護「心」防猝死- 衛生福利部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