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人愛喝湯不分四季,從早餐牛肉湯、聚餐的麻辣鍋,到晚餐的一碗營養火鍋湯,樣樣都暖胃又療癒,但生活中有些再熟悉不過的湯品,若吃法不當,也可能暗藏致癌風險,畢竟,癌症已連年蟬聯台灣十大死因榜首,而其中不少危機,其實就藏在你我的餐桌上。
當然,絕對不需要「聞湯色變」,食物本身沒有問題,關鍵在於怎麼煮、怎麼喝、喝多少。以下就為你整理出4種常見湯品的飲食地雷,暖心暖胃之餘,也喝得更安心。
當然,絕對不需要「聞湯色變」,食物本身沒有問題,關鍵在於怎麼煮、怎麼喝、喝多少。以下就為你整理出4種常見湯品的飲食地雷,暖心暖胃之餘,也喝得更安心。
1. 牛肉湯:紅肉過量,小心大腸癌悄悄上身
一位來自台南的六旬男性,因三高就診時做了糞便潛血檢查,沒想到竟驗出陽性,進一步大腸鏡一查,發現2.5公分瘜肉,切除後證實為早期大腸癌!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析,這位患者早餐習慣喝碗牛肉湯,年年不間斷,而紅肉中的血紅素鐵與特定糖分子,會在體內產生自由基,可能損害DNA、誘發瘜肉生成。
由於紅肉的膽固醇及飽和脂肪比白肉含量高,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有研究也認為會增加罹癌機率,研究指出,每天吃紅肉超過100克(約6片火鍋肉),大腸癌風險上升17%!
不過,紅肉仍富含蛋白質、也有豐富的鐵、銅等礦物質及維生素B群,這些礦物質及維生素也是構成造血功能的重要元素。 因此,適量吃還是最重要的,每日紅肉建議不超過100克、每週總量控制在500克內,吃得更開心不傷身。
2. 麻辣火鍋湯頭:鹽份過量增加胃癌風險
無論寒冬或炎夏,麻辣火鍋總是台灣人聚餐熱門選項,但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醒,香辣濃郁的湯底其實暗藏高鈉危機。這類火鍋湯常加了辣椒、沙茶醬、奶油、起司等調味料,很可能兩碗下肚,鈉含量就飆破5,000毫克,遠超過衛福部建議的每日上限2,400毫克!
鹽吃太多,不光只有隔天會水腫而已。日本研究發現,鹽分攝取高的男性,罹患胃癌風險竟是一般人的兩倍!想像料理章魚時要用鹽搓揉去黏液,同樣的原理,過量鹽分會刺激、損傷胃黏膜,長期下來就怕釀成大禍。
更可怕的是,火鍋湯煮得越久,危機越高。洪永祥醫師指出,火鍋湯底熬煮超過30分鐘後,鹽分和亞硝酸鹽會逐漸濃縮;若煮到90分鐘,亞硝酸鹽濃度甚至飆升近10倍,喝下肚恐提高大腸癌、胃癌、肝癌風險。建議想喝湯時,可在剛煮沸時先撈一碗,30分鐘內享用完畢,避免喝到加熱濃縮的「毒湯」。
不是只有「餐廳外食」的湯品才有風險!下一頁還有2款家中喝得到的湯品更要小心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