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這些錯誤,想減肥卻變痛風!醫教5秘訣降尿酸,1食物反而要多吃

陳威龍醫師
2025-04-22 10:00:00
53,950
收藏
分享
減重過程中有可能導致尿酸上升,甚至痛風發作。

減肥導致尿酸上升的原因



1.脂肪分解與酮體產生



減重時,身體會大量分解脂肪,產生酮體作為能量來源。酮體增加會競爭性地抑制腎小管中尿酸的排泄,導致尿酸滯留。這是因為酮體和尿酸在腎小管中共用相同的運輸通路,當酮體濃度高時,尿酸的排泄效率會下降。

2.蛋白質攝取增加



減重計劃中,特別是在低碳水化合物或高蛋白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取比例通常會提高。高蛋白食物中含有較多的嘌呤,分解後生成尿酸,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上升。

3.身體水分流失



減重過程中,特別是在低碳水飲食的初期,身體會迅速失去水分,因為肝醣分解會釋放儲存在其中的水分。身體水分流失會導致血液濃縮,進而使尿酸濃度上升。

4.代謝狀態的改變



肥胖本身與代謝症候群相關,減重時,脂肪細胞數量減少會降低炎症因子(如TNF-α)的分泌,但在過程中可能伴隨尿酸短暫升高,因為脂肪分解過程需要代謝調節。

如何預防尿酸升高



  1. 增加水分攝取:每日攝入足夠水份,避免脫水,促進尿酸排泄。

  2. 控制飲食結構:減少含高嘌呤的食物(如內臟、貝類及軟體海鮮)。

  3. 適當監測體重減輕速度:建議減重速度控制在每週0.5~1%,避免過快的脂肪分解引發尿酸急劇上升。

  4. 檢查血液尿酸濃度:減重期間,定期檢查尿酸值,必要時諮詢醫師使用藥物控制尿酸。

  5. 增加鹼性食物:增加蔬菜的攝取,有助於中和血液中的酸性,減少尿酸生成的風險。

減重過程就如同疾病治療,除了合理減重速度外,特殊身體狀況者,建議諮詢專業的營養師及醫師

本文獲授權刊載 陳威龍醫師粉絲專頁醫師簡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