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五十肩痛起來該冰敷還熱敷?專家教6招修復舉肩抬手不再痛

新自然主義
2025-08-28 11:50:47
8
收藏
分享

五十肩好發於40~60歲的中年族群。在這個年齡段,身體組織老化,肩關節囊滑液減少,容易出現發炎沾黏。

 

出現舉不起來、壓肩就痛3種症狀,你可能是「五十肩」



有些因素會增加風險,例如內科疾病(糖尿病、甲狀腺機能異常等)患者得到五十肩的機率更高;女性發生五十肩的比例也略高於男性。

另外,手臂長期不活動(如手臂打石膏固定、中風後不動、長期臥床)或曾經肩部外傷的人,也比較容易罹患五十肩。總之,中年族群加上以上風險因素的人,要特別留意肩膀健康。

典型的五十肩症狀有3大表現:

 

  • 角度受限:這種受限是肩關節很多方向都無法正常舉起或旋轉,好像被卡住。
  • 睡眠時疼痛:夜裡睡覺時肩膀痛到翻身都困難,甚至痛醒。
  • 活動時疼痛:只要移動肩膀就從深處傳來劇痛,讓人日常動作也困難重重。有時天氣變冷時疼痛會加劇。


如果你出現肩膀僵硬舉不高、夜間痛醒等情況,很可能就是五十肩的症狀表現。

 

五十肩該冰敷還是熱敷?緊急護理時熱敷助復原,冰敷減疼痛



對於五十肩的疼痛僵硬,熱敷通常比較適合。一般受傷48小時內建議冰敷以減輕急性發炎,但五十肩多屬慢性問題,且需要促進組織修復。

熱敷可以擴張血管、增加血液循環,讓養分更容易送達受傷的組織,有助於修復。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會鼓勵患者每天熱敷患肩10~20分鐘左右,特別是在做復健運動前熱敷效果更佳,有助肌肉放鬆和關節囊鬆開。

冰敷則適用在特殊狀況:如果肩膀處於急性發炎劇痛期,痛到不敢動時,可短暫冰敷減輕疼痛;但一旦疼痛稍緩解,還是應儘早改回熱敷,促進血液循環以利復原。

簡單來說,熱敷是原則,冰敷是例外,除非醫師建議,否則五十肩患者平日多以熱敷保養比較好。

 

告別夜間肩痛、穿衣卡關!五十肩專家教6招生活小技巧



五十肩的復健不只是在診間做運動,生活中很多小動作也會影響恢復進度。以下日常生活應用小技巧,把肩膀照顧融入日常,讓每一天都成為復健的一部分。

肩膀復健的生活應用小技巧:

 

1.正確睡姿:

夜間肩痛常讓人難以入眠。建議睡覺時採用仰臥姿勢,避免直接壓到患側肩膀。如果習慣側睡,請睡在健康側肩,患側肩在上方,同時在胸前抱一個枕頭或抱枕,讓患側手臂有支撐,減少肩膀懸空下垂的壓力。這樣可以降低夜間肩部牽扯引發的疼痛,提升睡眠品質。

 

2.抱物、提物姿勢調整:

拿東西時,儘量將物品靠近身體、雙手平均分擔重量,避免單手扭轉或舉過肩的動作。購物袋可使用背包或拖車代替,減少單側肩膀受力。彎腰拿東西時應屈膝而非彎腰,並保持核心穩定,避免讓肩膀過度出力。

 

3.避免長時間固定姿勢:

長時間打電腦、滑手機或看電視會讓肩頸僵硬,影響肩膀血液循環與肌肉彈性。建議每30~45分鐘就站起來伸展2~3分鐘。可設定計時器或使用手機提醒自己活動肩膀,哪怕只是輕鬆轉動手臂或做幾下牆面滑手,都有幫助。

 

4.穿脫衣服技巧:

五十肩患者穿衣時抬手動作會很困難。建議選擇前開扣或拉鍊式的上衣,而非套頭衫,減少手臂需要大幅度後扭的機會。穿衣時先套患側手臂,再套頭和另一手;脫衣則相反,先脫健側讓患側最後滑出。女性若穿戴胸罩困難,可以改穿前扣式內衣,或將扣子扣好後從腳下往上拉穿。

運用這些技巧,可以避免過度扭動疼痛的肩膀,同時保持自理生活的方便。

 

5.拿取物品的策略:

肩膀沒法抬高時,拿高處的物品成了難題。這時可以借助工具或改變方式:常用物品儘量放在容易拿取的高度;需要拿高處東西時,可使用長柄夾、小板凳或請人幫忙,千萬別逞強硬舉手去拿東西,以免拉傷疼痛。開門時如果覺得肩膀用力痛,可以側身用身體帶動手臂推門。

總之,順勢而為,巧用輔具,不要讓肩膀做超出它能力的事。

 

6.善用熱療放鬆:

在家中可以勤熱敷患肩,除了運動前,平時覺得肩膀緊時也可以熱敷15~20分鐘。或者在洗澡時讓熱水沖肩膀,也是不錯的放鬆方法。熱敷完可以嘗試輕柔地做幾下前述伸展動作,效果更好。白天覺得肩膀冷硬時,可以在肩上披一件薄圍巾或外套保暖,保持血液循環。溫暖的肩膀比較舒服,也比較不容易僵硬。

透過以上這些貼心小技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減輕五十肩帶來的不便。同時,將復健融入生活點滴,例如等水燒開時爬個牆、看電視時做肩胛擠壓,都能讓肩膀在無形中多活動一點。

生活即是復健,復健也可以融入生活,兩者結合將大大有利於你的復原。

本文摘自《五十肩,一定治得好》/ 徐子恆(疼痛職人診所院長)/新自然主義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