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臻觀中醫 陳宥瑄醫師】35歲的張小姐在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近一年常常乾咳,鼻腔和喉嚨常常覺得癢癢黏黏的,好像一直有痰又清不出來,偶爾會聲音沙啞。原本以為是空氣汙染造成的過敏,最近一個月工作壓力大,出現胸口和喉嚨的燒灼感,才驚覺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忙碌的張小姐常常自行買成藥服用,但症狀總是反反覆覆,就醫規律服藥並配合飲食控制後症狀才明顯改善。
胃食道逆流的中醫治療方向
- 中和胃酸、緩解不適:海螵蛸、貝母、珍珠粉等中藥都有助於緩解急性期的酸害。
胃食道逆流中醫分型
依體質不同也有會不同的飲食重點。簡單分為以下幾類:
氣滯、氣逆型:易脹氣甚至打嗝的人
→避免攝取發酵製品或易產氣的食物(如饅頭、麵包、含糖豆漿等等)。
溼氣重:飯後易泛酸甚至嘔酸水,常覺得頭昏重、身體沉重倦怠,易水腫,晨起疲倦,排便黏膩或解便困難。舌苔白厚膩,腹部扣診有「振水音」。
→晚餐飯水分離,避免食用大量湯品、湯麵或火鍋。白天攝取足量水分,降低入夜後的水分攝取。平時也要戒除精緻甜點、飲料與含糖、含水量高的水果,同時避免攝取大量的乳製品。
脾虛型:食慾差,消化時間較其他人長,面色蒼白,較怕冷的人。
→忌吃冰淇淋、各類冰飲、生食。晚餐宜選擇好消化的食物。
胃熱型:咽喉與胃部常有強烈燒灼感,易感到飢餓,常伴隨口臭、便秘、胃痛,舌苔偏黃乾的人。
→治療期間絕對要戒酒、咖啡,也應避免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與加快的生活步調,胃食道逆流在台灣越來越普遍,如長期未獲得妥善治療,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的成效極佳,但是如果因為症狀快速獲得改善就忽視食物的宜忌,導致症狀反覆或延後痊癒時間,實在十分可惜。
不同時期對胃食道逆流的保健方法也不同!下一頁中醫師告訴您飲食控制要點與日常保健妙方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