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台19至44歲的女性中,就有60%患有缺鐵性貧血,飲食中多吃補血的食物有助於補充鐵質、改善缺鐵性貧血的問題,不過,雖然知道貧血時要補血,但每種不同的貧血,補血食物、補血方式都不一樣,到底補血食物有哪些?補血食物要怎麼吃?生理期要如何補血?
貧血是什麼?貧血的原因
貧血是相當常見的血液疾病,主要原因包括缺鐵、遺傳、缺乏維生素b12及各項疾病所致,馬偕紀念醫院介紹,貧血是由於紅血球的血色素含量不足,難以把氧氣運送到身體四處,造成各個組織面臨缺氧,因此貧血患者容易感到疲勞、頭暈,甚至爬幾層樓梯就喘得上氣不接下氣。
貧血時可能會沒精神、頭暈和呼吸不順,但有時候單純壓力大、工作太累也可能會有類似症狀,因此想判斷有沒有貧血,還是需要透過抽血檢查,亞東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若男性血紅素低於13g/dL,女性血紅素低於12g/dL,就是臨床所稱的「貧血」。
貧血時沒有及時補血,將會出現疲倦、虛弱、頭暈等症狀,同時因為血紅素不足,造成氧氣運送效率降低,心臟得花更大的力氣跳動,讓心臟負擔暴增,情況嚴重時,很可能引發心悸、心臟衰竭,甚至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但前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科主任何照洪提醒,並不是所有貧血都適合靠補鐵來補血,需不需要補血需視貧血的原因而定,若貧血不是因為缺乏鐵質等營養素而引起,則補血不但無用,反而對身體有害,應由醫師安排檢查,確認貧血原因再治療。
補血食物可以分為血鐵質和非血鐵質二種,前者主要來自於肉類、內臟等動物性食物,後者則是屬於紫菜等植物性食物,但兩者的吸收率相差將近5倍,因此除了按照自己的飲食習慣選擇補血食物,也可以看看Top10補血食物排行榜,找出含鐵量最高的補血食物:
動物性補血食物含有血鐵質鐵(Heme Iron),多半存在於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豬血、鴨血、肝等內臟類食物,而這類鐵質較易於吸收利用,吸收率更是高達25%。
吃素的朋友想補血,就要利用植物性補血食物,也就是非血鐵質鐵,但要注意的是,這類補血食物容易受到飲食中其他成份的影響,較難被人體消化吸收,吸收率僅約5%。
動物性與植物性兩種類型的補血食物吸收率、受飲食中其他成分的影響都不同,然而並不是所有貧血情況都適合補鐵,不同貧血狀況的飲食重點也有所差異。
東元綜合醫院表示,缺鐵性貧血的患者應攝取含鐵及維生素C的食物, 鐵質豐富的食物如鴨血、豬血、牛肉、豬肉、羊肉、內臟類、蛋黃、貝類、海藻類、黃豆類和全穀類,而維生素C是促進鐵質吸收的關鍵,建議可以兩種營養素搭配食用。
地中海型貧血的飲食和普通人無異,南投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地中海型貧血的患者只要維持營養均衡,便能讓身體維持最佳狀況,除非確定有缺鐵的問題,否則不需要額外補充鐵質。
如果是因為微生物B12缺乏而造成的貧血,可以攝取富含維生素B12來改善,像牛肉、豬肉、鴨肉、蛤蜊、牡蠣、鮭魚、鮪魚,以及牛奶、起司和優格等乳製品補充。
那麼想補血,究竟該吃補血食物好,還是靠補鐵保健品更有效率?其實,補血食物和補鐵保健品各有利弊,建議選擇補血的方法前,先就醫找出缺血的背後原因,才不會補了老半天沒有成效。
補血保健食品最常見的就是鐵劑,據食藥署說明,鐵劑最好在空腹或餐前一小時服用,且每日鐵攝取量不宜超過40毫克,應按包裝上的建議用量使用,若能搭配維生素C服用,更有利於吸收。
攝取補血食物時,要避開含有植酸、草酸、鈣質和豐富纖維的食物,例如配茶、牛奶或燕麥飲等穀物飲料,否則很可能會抑制鐵的吸收,讓補血事倍功半。
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表示,生理期出血量大的女性,適合利用富含鐵質的食物來補血,像是菠菜、大豆及瘦肉等天然補血食物。然而有些人認為生理期服用四物飲能夠快速補血,但四物飲雖有補血的功效,卻也能活血,飲用過後反而可能增加經血量。
要!國健署「健康九九+」的文章提醒,孕婦缺鐵有可能導致貧血、早產、胎兒體重過輕、生長遲緩等風險上升,因此建議孕期第一期、第二期每天攝取15毫克的鐵質,到第三期、甚至是哺乳時,則要調整成每天攝取45毫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缺鐵性貧血
常見的貧血類型,好發於女性,因為體內鐵質不足而引起,除了容易頭暈、疲倦,還會有指甲易斷裂,舌頭色澤偏白等現象,通常補充鐵質後就能好轉。地中海型貧血
地中海型貧血為血紅素基因異常所造成的遺傳性貧血,全台約有6%人口帶有此基因,依嚴重程度可分為輕、中、重三個等級,很可能毫無症狀,也可能需要骨髓移植。巨球型貧血
主要原因為缺乏葉酸及維生素B12,常見於惡性貧血及肝病患者,若缺維生素B12,舌頭會呈現鮮紅,易有裂痕、缺乏味蕾。腎性貧血
9成以上的紅血球生成素是由腎臟製造,若因為慢性腎病使腎臟功能下降、紅血球生成素產量降低,就會引起腎性貧血,常發生在慢性腎病後期。慢性疾病貧血
高雄醫學大學血液腫瘤科張肇松醫師曾撰文介紹,慢性疾病貧血的發生率僅次於缺鐵性貧血,是由慢性發炎、癌症所引起的貧血,症狀和一般貧血相同。
貧血有哪些症狀?如何判斷貧血
貧血時可能會沒精神、頭暈和呼吸不順,但有時候單純壓力大、工作太累也可能會有類似症狀,因此想判斷有沒有貧血,還是需要透過抽血檢查,亞東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若男性血紅素低於13g/dL,女性血紅素低於12g/dL,就是臨床所稱的「貧血」。
疲倦
當紅血球數量不足或缺乏血紅素,身體獲得的能量就會降低,導致疲勞。呼吸困難
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變差,間接造成組織缺氧,這時候身體就會加快呼吸頻率、來彌補不足的氧氣,造成呼吸困難的症狀。食慾不振
若消化功能因為血液運送的氧氣不足而減弱,就會影響食慾。頭暈
當足夠的氧氣無法順利送到腦部,一但腦部缺氧,便容易發生頭暈、暈眩。心悸
心臟需要更用力跳動、增加氧氣傳輸量,使得心臟負擔上升、引起心悸。
貧血時一定要補血嗎?補血的重要性
貧血時沒有及時補血,將會出現疲倦、虛弱、頭暈等症狀,同時因為血紅素不足,造成氧氣運送效率降低,心臟得花更大的力氣跳動,讓心臟負擔暴增,情況嚴重時,很可能引發心悸、心臟衰竭,甚至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但前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科主任何照洪提醒,並不是所有貧血都適合靠補鐵來補血,需不需要補血需視貧血的原因而定,若貧血不是因為缺乏鐵質等營養素而引起,則補血不但無用,反而對身體有害,應由醫師安排檢查,確認貧血原因再治療。
Top10補血食物排行榜
補血食物可以分為血鐵質和非血鐵質二種,前者主要來自於肉類、內臟等動物性食物,後者則是屬於紫菜等植物性食物,但兩者的吸收率相差將近5倍,因此除了按照自己的飲食習慣選擇補血食物,也可以看看Top10補血食物排行榜,找出含鐵量最高的補血食物:
動物性補血食物排行榜
動物性補血食物含有血鐵質鐵(Heme Iron),多半存在於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豬血、鴨血、肝等內臟類食物,而這類鐵質較易於吸收利用,吸收率更是高達25%。
補血食物 | 每100g之鐵質含量 |
鵝肝 | 44.6 |
豬血 | 28.0 |
西施舌 | 25.7 |
鴨血 | 15.6 |
柴魚片 | 15.3 |
鵝肉 | 14 |
豬血糕 | 12.8 |
九孔 | 11.4 |
豬肝 | 10.2 |
鴨血糕 | 9.7 |
植物性補血食物排行榜
吃素的朋友想補血,就要利用植物性補血食物,也就是非血鐵質鐵,但要注意的是,這類補血食物容易受到飲食中其他成份的影響,較難被人體消化吸收,吸收率僅約5%。
補血食物 | 每100g鐵含量 |
黑木耳 | 46 |
紫菜 | 37.9 |
黑芝麻 | 22.7 |
白芝麻 | 14.1 |
可可粉 | 13.9 |
紅莧菜 | 8.5 |
花豆 | 8.0 |
紅鳳菜 | 6.0 |
黑豆 | 7.2 |
紅豆 | 7.1 |
補血的食物有哪些?不同貧血狀況要吃什麼補血?
動物性與植物性兩種類型的補血食物吸收率、受飲食中其他成分的影響都不同,然而並不是所有貧血情況都適合補鐵,不同貧血狀況的飲食重點也有所差異。
缺鐵性貧血吃什麼?
東元綜合醫院表示,缺鐵性貧血的患者應攝取含鐵及維生素C的食物, 鐵質豐富的食物如鴨血、豬血、牛肉、豬肉、羊肉、內臟類、蛋黃、貝類、海藻類、黃豆類和全穀類,而維生素C是促進鐵質吸收的關鍵,建議可以兩種營養素搭配食用。
地中海型貧血吃什麼?
地中海型貧血的飲食和普通人無異,南投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地中海型貧血的患者只要維持營養均衡,便能讓身體維持最佳狀況,除非確定有缺鐵的問題,否則不需要額外補充鐵質。
維生素B12缺乏的貧血吃什麼?
如果是因為微生物B12缺乏而造成的貧血,可以攝取富含維生素B12來改善,像牛肉、豬肉、鴨肉、蛤蜊、牡蠣、鮭魚、鮪魚,以及牛奶、起司和優格等乳製品補充。
補血食物與補鐵保健品哪一種更能有效補血?
那麼想補血,究竟該吃補血食物好,還是靠補鐵保健品更有效率?其實,補血食物和補鐵保健品各有利弊,建議選擇補血的方法前,先就醫找出缺血的背後原因,才不會補了老半天沒有成效。
補血食物優點
含有大量的鐵質,能提供蛋白質、維生素C等多種必須營養素,且從天然食物補充鐵質,較不易有鐵中毒的問題,安全性高。補血食物缺點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說明,從飲食補鐵的速度較慢,不適合重症或急需補血的貧血患者使用,且植物性的補血食物較難被消化吸收,人體吸收率僅5%。補鐵保健品優點
能快速補充體內缺失的鐵,適合缺鐵性貧血、哺乳中的婦女,或經醫師建議需要補充鐵的其他疾病患者。補鐵保健品缺點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提醒,服用鐵劑有時會伴隨便秘、腹瀉與噁心等副作用,且服用過量恐引發鐵中毒,嚴重恐造成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補血食物怎麼吃?有哪些禁忌?補血食物的常見問題
Q1:補血保健食品怎麼吃?
補血保健食品最常見的就是鐵劑,據食藥署說明,鐵劑最好在空腹或餐前一小時服用,且每日鐵攝取量不宜超過40毫克,應按包裝上的建議用量使用,若能搭配維生素C服用,更有利於吸收。
Q2:補血食物怎麼吃?有哪些禁忌?
攝取補血食物時,要避開含有植酸、草酸、鈣質和豐富纖維的食物,例如配茶、牛奶或燕麥飲等穀物飲料,否則很可能會抑制鐵的吸收,讓補血事倍功半。
Q3:生理期吃什麼補血?
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表示,生理期出血量大的女性,適合利用富含鐵質的食物來補血,像是菠菜、大豆及瘦肉等天然補血食物。然而有些人認為生理期服用四物飲能夠快速補血,但四物飲雖有補血的功效,卻也能活血,飲用過後反而可能增加經血量。
Q4:孕期是否需要補血?
要!國健署「健康九九+」的文章提醒,孕婦缺鐵有可能導致貧血、早產、胎兒體重過輕、生長遲緩等風險上升,因此建議孕期第一期、第二期每天攝取15毫克的鐵質,到第三期、甚至是哺乳時,則要調整成每天攝取45毫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