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足三里穴,補益氣血
定位:在小腿的外側,犢鼻穴下3寸(4橫指),犢鼻穴與解溪穴連成一線,此穴在這條線上。
取穴:讓膝關節彎成直角,足三里穴就在外側膝蓋骨下方的凹陷,再往下4橫指處。
多學一點:《靈樞》:「著痺不去,久寒不已,率取其三里骨為幹」。


2. 內膝眼穴、外膝眼穴,疏通經絡
定位:在膝前區,髕韌帶兩側凹陷處,內側為內膝眼穴,外側為外膝眼穴。
取穴:膝部正中骨頭上下緣兩側凹陷處即是。
多學一點:膝關節髕韌帶內、外側凹陷處,狀如眼窩,故名。


首次灸注意:全身功能的改變,也會影響膝關節的功能,因此除了上述穴位之外,鶴頂穴(在膝上部,屈膝,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陽陵泉穴、陰陵泉穴也都可以配伍艾灸。
【延伸閱讀】
- 不吃藥免開刀!1天1分鐘,99%膝痛自然好
- 這樣擺動膝蓋1.5個月,80歲老婦膝痛奇蹟復原
- 黑澤式膝蓋體操從根本消除疼痛!比什麼都有效
- 半夜抽筋的8個原因,睡覺腳抽筋穴位這樣按!
- 按摩4大腎經穴位,頭髮比別人晚白二十年
本文摘自《零基礎學艾灸》/孟獻威(弘艾書院創辦人)/大是文化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