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危害因素,提高30多歲年輕人得肝癌的風險?
通常,肝癌的發病年齡大多集中於40至50歲以上的成年人,30歲左右的年紀罹患肝癌,並不是太常見,醫界推測可能與先天基因及肝炎病毒相關。
事實上,安鈞璨自團體可米小子解散後,曾到知名夜店擔任公關經理,度過兩年日夜顛倒、酒精相伴的生活,當時健康就已經亮起紅燈,罹患了肝硬化。酒精對於身體的危害幾乎已是人盡皆知,值得注意的是,醫學期刊《刺胳針腫瘤學》刊登的研究指出,最容易因飲酒而導致的癌症除了肝癌外還有食道癌及女性乳癌,顯示喝酒喝出的風險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大。
另外,安鈞璨本身也是B型肝炎帶原者。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8成肝癌發生為B、C型肝炎造成,一旦感染B、C型肝炎,並演變成為慢性肝炎時,肝臟會因為反覆發炎,逐漸演變成肝硬化,大幅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
這樣從慢性肝炎、走向肝硬化,最終發展為肝癌的進程,就被稱之為「肝癌三部曲」。一旦察覺不舒服,通常可能已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每一步都需警覺、監控、及早處置。而我們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做到的保肝行動,有以下幾件事:
1.完成肝炎篩檢,定期接受肝功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
衛福部國健署提供年齡45至79歲民眾(原住民40至79歲)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檢查結果若確定感染,應遵循醫師建議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是否需後續治療。
2.慢性B、C型肝炎患者,應遵循醫囑治療並追蹤
從統計數字來看可以發現,肝癌死亡患者中約7成是B型肝炎帶原者。然而,卻有7成多的人雖然有B型肝炎病史,卻並未就醫診療及追蹤。事實上只要接受治療,就有望降低47%肝硬化風險與78%的肝癌風險。因此,衛福部建議,B型肝炎患者一定要治療,同時定期接受肝功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
3.兩成肝癌起因同樣輕忽不得!飲食生活不可少
最後,飲食生活方面也不能忽略。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最重要的是少喝酒、攝取優質蛋白質、豐富蔬果與健康脂肪。
尤其,大家可能不曉得,有2成的肝癌並不是剛剛提到的罹患B、C肝炎引發,而是由其他原因引起,比如脂肪性肝炎。脂肪肝是台灣僅次於B肝和C肝的肝病,研究指出,每年1000名脂肪肝患者中,平均約有1.8名會變成肝癌!
脂肪肝同樣無症狀、難察覺,成因通常與飲食攝取過多熱量有關,例如偏好含糖飲料、高脂肪或油炸食物、久坐缺乏運動,都是脂肪肝危險因子,最好提高警覺,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為要。
參考資料:
- 安鈞璨2週前才知已是肝癌末期...
- 吳孟達肝癌離世!安鈞璨31歲殞落「肝塞百顆腫瘤」 到家5分鐘猝逝
- 安鈞璨多活了1年 最遺憾無後
- 好心肝會刊 | 肝基會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公布111年國人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 五癌篩檢為健康加值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2成肝癌與飲食生活有關 均衡吃 規律動 向脂肪肝說NO!
- (本人有B型肝炎帶原 ) 臺中榮總全球資訊網
- 八成以上肝癌有B、C肝! 九成以上網友誤認「熬夜」是肝病主因- 衛生福利部
- 肝癌是沉默殺手!慢性B、C型肝炎患者務必接受治療或追蹤檢查- 衛生福利部
- 什麼是B型肝炎? | 衛教單張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