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腦部退化留意巴金森氏症!3招用「穴道、茶湯、氣功」醒腦開竅緩惡化

2025-08-12 11:00:00
11,861
收藏
分享
隨著台灣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20%,許多退化性疾病更是大家要更加重視的議題!腦部的退化疾病不僅會影響患者本身,更是對患者身邊照顧者、家人的負擔。

不只阿茲海默症,腦部退化還要留意巴金森氏症



腦部退化性疾病除了常見的阿茲海默症之外,另一個就是會影響到肢體走動的「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以肢體震顫、僵硬、不自覺抖動為主要疾病特徵,隨著病情發展還會出現口齒不清、吞嚥困難等影響生活品質的症狀。

臨床上,除了西藥治療控制,如何使病情不再進續發展、就此打住,那就是中醫的強項了!

分析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屬於中醫裡「痹症」、「顫症」的範疇,這主要是由於肝腎虧虛導致。近年來現代醫學也發現「腸-腦軸」,代表的意義是腸道的菌叢也會間接調控腦部的激素分泌,許多巴金森氏症患者也都有便祕或是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症狀。除了補益肝腎之餘,脾胃健康亦是中醫的有效介入點,可以保持腸道健康,對於西藥的吸收銷率也可以提升!

中醫3方式治療巴金森氏症



中醫以針灸、中藥、氣功作為治療巴金森氏症的主要方式。

1.針灸



【頭部針灸】
  • 運動感覺區、舞蹈震顫區 → 增加腦部血流、加強神經調控、控制震顫狀況
  • 百會、四神聰、本神、神庭 → 醒腦開竅、安神助眠

馬光中醫_預防醫學_巴金森氏症1

【身體針灸】
  • 曲池穴、手三里穴、足三里穴 → 舒展頸部肌肉、增加大腸蠕動
  • 中脘穴、上脘穴、天樞穴 → 加強腸道機能、使排便順暢
  • 太衝穴、太谿穴、復溜穴 → 補益肝腎

光中醫_預防醫學_巴金森氏症2

2.中藥



天麻鉤藤飲、補陽還五湯等隨患者症狀量身打造適合藥物,皆以開竅、補氣為主。

3.氣功



這是最容易被忽略,但卻是我在臨床上非常大力推薦患者的!

各種氣功或是能夠調勻呼吸吐納的,我都建議患者可以多去嘗試,調氣息可以讓全身交感神經放鬆,也能使肌肉放鬆,讓身體回到一個比較平和的狀態(比起不由自主地搖動)。

比起阿茲海默症,是以精神、意識喪失為主的症狀,巴金森氏症的退化來自於肢體不聽使喚,但患者自主意識仍然是很清晰的,這無形當中也會對患者心理產生很大的壓力,透過氣功、太極拳等放鬆運動,也很有助於患者心靈澄淨,緩解焦慮不安的心情。

對於疾病的控制也可以更有掌握!更甚者,巴金森氏症患者也常常有低血壓、頭暈、疲憊等表現,這些在藥物之外,氣功亦能夠提供助益。

如前文所述,巴金森氏症是一個慢性退化疾病,乍聽之下會讓患者、家屬絕望甚至失去信心,不過在門診也有遇過非常積極配合針灸、運動的患者,目前甚至還回饋腳步比過去可以提得更高,步伐邁開的更大了!所以鼓勵讀者們,如果身邊有家人朋友甚至是自己有這樣的狀況,積極就醫與配合治療絕對是延緩疾病、重新掌握自己人生的不二法門!

本文獲「馬光健康網」授權轉載,文章作者:信義馬光中醫診所 吳奕璇醫師

作者簡介:源於澎湖小島的希望之光,肩負守護人們健康的重要使命,傳遞真摯與恰到好處的溫暖服務。官網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