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護腺癌可以篩檢嗎?PSA、PHI是什麼?
目前實證醫學的建議,尚未針對無症狀的攝護腺癌族群提出全面性篩檢的指引,因此更需格外留意以上異常症狀,一旦發現不對勁,及早針對異常症狀就醫評估,仍有助於掌握治療時機。同時,還可以透過健康檢查中的特定項目,作為監控攝護腺健康的重要參考,包括: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指數、攝護腺健康指標(PHI),以及3T MRI(或稱mp-MRI)。
其中,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被認為是一項能輔助及早發現攝護腺癌的數據指標。
根據研究指出,若PSA值介於4至10 ng/ml,約有40%的攝護腺癌機率;若高於10 ng/ml,風險更超過50%。泌尿科醫師顧芳瑜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兩年定期檢查PSA,若有家族病史可自45歲起開始追蹤。
然而,PSA值並不是診斷攝護腺癌的絕對依據,因為就算指數升高,也可能是受到泌尿道感染、攝護腺發炎或攝護腺肥大,甚至近期騎乘腳踏車或接受肛門指診等因素也可能影響。若指數異常,應由專業醫師進一步評估,必要時安排磁振造影MRI或切片檢查,以釐清病因、避免誤診或延誤治療。
此外,近年也有專家建議可搭配PHI檢測(攝護腺健康指標),這是一種綜合評估方式,目標是提高準確度、降低誤判機率。若檢查結果顯示疑似異常,也能進一步透過3T MRI影像檢查,幫助提早發現可疑病灶,降低誤診機率。
除了檢測之外,也別忘了留意健康飲食,也是預防攝護腺癌的重要生活習慣。由於飲食西化有增加攝護腺癌風險上升的傾向,建議平時多吃天然原型蔬果、減少高脂肪與加工食品的攝取,維持均衡營養。另有研究顯示,富含茄紅素的番茄有助降低PSA值、改善攝護腺肥大、預防相關癌變風險的的潛力,不妨適量加入菜單裡喔!
參考資料:
- Biden diagnosed with ‘aggressive form’ of prostate cancer | CNN Politics
- Joe Biden diagnosed with prostate cancer, his office says
- 台灣癌症基金會
- 攝護腺癌,我還能活多久呢?臺中榮總全球資訊網
- 攝護腺癌診斷與治療的新發展 臺中榮總全球資訊網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公布111年國人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
- 攝護腺癌 | 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
- 泌尿科呂謹亨醫師 - 大亨醫師 - 美國前總統拜登... | Facebook
- 前立腺がんと食事との関係は?予防のために取り入れたい食べ物もご紹介 - 我孫子東邦病院
- 番茄連吃3月罹癌指數大降,醫:4吃法吸收更多更快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