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家裡細菌最多的地方,竟然是毛巾!

潘懷宗 藥理所教授
2015-06-30 08:00:00
60,205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藥理所教授潘懷宗】許多人愛乾淨,不時會打掃環境,保持居家清潔。但是,還是會有疏忽的地方;你知道家裡什麼東西最髒、最容易藏汙納垢和傳播細菌嗎?是門的把手?還是廁所裡的馬桶座?抑或是電話、電腦的按鍵(鍵盤)?要不然就是地板?答案為以上皆非,讓你意想不到。根據一項2014年11月刊登於《食品衛生保護趨勢》(Food Protection Trends)期刊的最新研究顯示,是幾乎天天都要用到的毛巾!特別是廚房和浴室拿來擦手用的毛巾。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大腸菌群會導致人體中毒和腹瀉,其中89%的廚房毛巾帶有大腸菌群(此類細菌常見於人類與動物的消化道中),而25.6%的一般毛巾也存在大腸桿菌。毛巾比其他家居用品都更容易攜帶細菌的理由,主要是因為:(1)毛巾常常會沾濕且容易保存水分,如果又放置或掛在潮濕的處所,細菌當然得以長期存活;(2)毛巾通常是放在室內細菌最多的地方(如廁所及廚房)使用。

研究報告作者、亞利桑那大學環境科學系教授查爾斯‧格爾巴(Charles Gerba)博士表示,一般人用毛巾擦手後,透過手再去汙染其他食物、或把手放在嘴邊,也可能是利用毛巾擦乾碗盤時,將細菌都帶到碗盤上。如此一來,皆會直接、間接交叉污染食品。家庭成員如果使用相同的擦手毛巾和浴巾,亦有機會交叉傳播細菌和病毒,造成全家感染。

另一項研究甚至發現,即使經過清水洗滌並乾燥後,大腸菌群、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細菌仍可能在毛巾裡存活,一旦毛巾再被弄濕,這些細菌就可繼續開始生長。英國阿斯頓大學(Aston University)生物和生物醫學科學部主任安東尼‧希爾頓教授(Anthony Hilton)警告,單純用自來水洗滌毛巾的做法並不實際,無法有效殺死微生物,需要使用肥皂或煮沸才行。

如何正確使用及清潔毛巾,才能儘量減少細菌量和傳播的可能性呢?潘老師為您分述如下:

1.準備多條毛巾,不同用途的毛巾皆要分開使用;每一條毛巾都應攤開放置,切勿堆疊在一起,並且至少每週依照第3點的方法洗滌一次。

2.毛巾用完後,晾掛在通風處,最好能在陽光照射充足的陽台或窗邊曬乾,且儘量遠離馬桶。

3.廚房抹布每次用後都要用稀釋漂白水浸泡兩分鐘殺菌,而浴巾每使用3~4天後就應以攝氏90度以上的熱水高溫清洗。

4.每位家庭成員都要有自己的毛巾和浴巾(千萬不要有共用擦手毛巾),特別是生病的人所用毛巾及浴巾,一定要和其他人分開。

5.用乾淨的擦手紙清潔準備食物的地方,並使用擦手紙擦手、而不要用毛巾擦手。

【延伸閱讀】
12種不需要放進冰箱冷藏的食物
膽固醇只是略高,罹患心臟病、失智風險仍大增
這5個東西超髒!細菌比廁所多,3招徹底除菌


★作者簡介:潘懷宗
經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所教授(兼任);國立政治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台北市立大學、東吳大學及實踐大學「基礎醫學概論」講座教授;年代「別讓身體不開心」、TVBS「女人我最大」、飛碟早餐「醫藥新知」、中廣「蘭萱時間」邀訪專家;現為八大「健康NO.1」主持人、台北市議員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