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往經驗加上超前佈署,台灣目前已漸漸處於口罩不致大匱乏的情況,不過基於各種因素,還是可能發生口罩不足而需延長使用的狀況,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兼顧防疫與延長口罩壽命兩大目標?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面對襲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勤洗手可以預防接觸傳染,戴口罩可以預防飛沫傳染。雖然目前台灣的一日口罩產量早已突破一千萬片,但是某些情況下,或許仍有人有口罩不足的情形,因此可能會有重複使用口罩的需求。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表示,以下四種情形,口罩被汙染的程度很高,不應再重複使用:
6種情形口罩應立即更換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面對襲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勤洗手可以預防接觸傳染,戴口罩可以預防飛沫傳染。雖然目前台灣的一日口罩產量早已突破一千萬片,但是某些情況下,或許仍有人有口罩不足的情形,因此可能會有重複使用口罩的需求。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表示,以下四種情形,口罩被汙染的程度很高,不應再重複使用:
- 進入醫院之後。不論看病、陪病或探病,離開醫院都應丟棄。
- 本身有慢性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等。這是因為本身可能會因咳嗽等而把分泌物噴在口罩上,會使口罩失去保護功能。
- 有呼吸道症狀者,原因與前一點相同。
- 本身是醫療人員,接觸相當多人群,口罩被汙染的風險也會提高。
顏宗海並補充,懷疑自己可能被汙染到,也要立即更換,例如有人對著自己打噴嚏等。而如果發現口罩有破損,也應立即丟棄。譚敦慈也說,像洗腎病患,政府也有另外配給口罩一天一片,其實也不用太過擔憂。
電鍋消毒口罩這樣做
- 電鍋放入內鍋前,要在底層先放一個電鍋附的架子,之後再放入內鍋,若是少了架子,口罩就會因為溫度過高融化。
- 電鍋的配件其實很多,消毒用的電鍋內鍋可以跟一般煮飯的內鍋不同,避免汙染物沾到內鍋又吃下去的困擾。
- 電鍋內不要加水,蓋上鍋蓋,壓下開關,等待開關跳起。
- 開關跳起後,不要開鍋再悶5分鐘後,就完成。
- 消毒完成後,先用乾淨的布擦拭鍋蓋、將內鍋與架子拿去清洗,再用布把電鍋內部擦拭乾淨。
想要消毒口罩,請注意要用傳統電鍋進行,切勿使用電子鍋,因為其加熱方式不同;切勿使用微波爐,因為有些口罩壓條可能是金屬材質;更不能使用烤箱或氣炸鍋,像後者就可能會引發火災,千萬不能有樣學樣。
顏宗海說,若有專門用來消毒口罩的電鍋當然最好,否則在使用完電鍋消毒後,電鍋本身也要清潔一次較為妥當。譚敦慈建議,每次使用完電鍋都用抹布擦一次,並且保持通風與乾燥;消毒口罩後若不放心,可以用酒精再消毒電鍋一次即可。
要延長口罩壽命,下一頁看譚敦慈老師教你正確口罩使用原則
網路上還有流傳,阿公阿嬤因為捨不得或想省著用口罩,甚至會把已經丟進垃圾桶的口罩,再拿出來重新消毒使用,讓貼文的網友很擔心,講不聽該怎麼辦。譚敦慈表示,一般情形下,一般口罩多次重新消毒到五、六次以上,保護力也會下降,比方說如果14天配發9片口罩,大致上就是兩天一片,口罩也應該是第一天用完,消毒一次,掛在通風處,第二天用完就丟棄,這樣比較理想。
口罩正確使用守則
- 戴口罩前應洗手,避免口罩被手汙染。
- 檢查口罩有無破損。
- 戴的時候,有顏色的一面朝外,白色的面朝內。
- 口罩同時具有保護自己與保護他人的功能,但是如果佩戴口罩的方式錯誤,口罩也就浪費了。最常見的錯誤方式之一,就是鼻子露出來。戴口罩應注意從鼻子、嘴巴到下巴部位都有包住,才是正確佩戴法。
- 口罩鼻樑部位的壓條應確實壓緊,讓口罩與臉部形狀符合貼平,如此才能阻絕空氣從漏洞進來。
- 脫下口罩後最好再洗手一次,避免汙染。
- 要丟棄的口罩應確實丟進垃圾桶,勿隨地丟棄。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兼顧殺菌消毒又不汙染食物!譚敦慈示範給你看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