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名醫3招瘦10公斤沒復胖!這種減肥運動,竟能逆轉膝蓋痛?

新聞中心沈宜臻
2025-08-25 00:00:00
58
收藏
分享

足踝專科名醫朱家宏曾因長時間看診、手術、值班,度過生活忙碌且壓力大的一段日子,飲食失控又缺乏運動之下,體重一度飆破70公斤,膝蓋疼痛、睡眠問題通通找上門。直到兩年前,他下定決心調整生活,靠著適合自己的飲食和運動方式,成功減重10公斤,如今不僅關節疼痛消失,連睡覺會打呼的問題也改善!

 

足踝名醫甩10公斤肥肉,關節疼痛、睡覺打呼自動消失!



骨科醫師朱家宏分享,當年30、40歲將大部分心力投入工作,作息紊亂加上飲食沒有節制,再加上睡眠不足、運動量減少,甚至因焦慮而暴飲暴食,體重一路飆升到70多公斤,身體帶來明顯負擔,不僅出現關節疼痛,連打呼的情況都加劇。後來因緣際會下出國進修,由於飲食減量,短短兩三個月體重掉了好幾公斤,回國後太太立刻發覺他睡覺不會再打呼,連原本困擾的關節痛也顯著改善。

 

下定決心要減肥,這幾件事你一定要做到



後續,朱家宏醫師繼續透過生活習慣的調整,成功瘦下十公斤,至今沒有復胖,也體悟到減肥過中對他最重要的兩大關鍵。

 

  1. 不挨餓也不吃太飽,剛剛好最好

    減肥不只是少吃多動,還要重新認識飢餓感,這可不是要你節食挨餓,而是習慣不要吃的剛剛好就停,避免太飽、過食。尤其很多人誤把嘴饞當作餓,結果飲食過於頻繁、一天除了三餐正餐又常常吃點心,嘴巴從沒停過,飲食過度、熱量過剩,自然容易導致肥胖與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甚至大家也常有吃太飽、血糖飆高而昏昏欲睡的經驗。

    如果能以餐餐七分飽為原則,不但較有益健康,還能讓思考清晰,近年流行的間歇性斷食,就是利用這個原理,正確地保持飢餓有益於讓身體器官好好休息,同時達到控制體重的目標。

     
  2. 運動太激進難持續,適合自己、體貼關節更重要

    很多人因為體重過重、關節負擔大,容易感到膝蓋不適,結果又因為膝蓋會痛所以完全不運動,形成惡性循環。事實上膝蓋其實適度活動反而能強化肌群、減少壓力,甚至有益於改善膝蓋痛發作的問題。他推薦的運動包含騎腳踏車,因為圓弧運動減少膝蓋受力,以及走路、爬山,建議從簡單路線開始再逐漸增加強度,甚至有位患者真的靠走路瘦身成功、肌肉更強壯,並擺脫疼痛,不再需要靠打針來舒緩膝蓋痛!

    朱家宏醫師強調,適度運動能強化關節周圍的肌群,減少壓力負擔,反而是緩解膝痛、推動減重的重要關鍵!至於跑步或走路該怎麼選?他認為,走路要走得正確,例如行走時維持「滾動感」,腳跟到腳尖順勢推進,讓腳踝、膝蓋、髖關節三個關節共同運作,均勻分散震波,更能避免膝關節承受衝擊。而跑步確實負擔較大,建議待膝蓋穩定才在醫師同意下循序漸進,從初階1公里、3公里到5公里慢慢嘗試,切勿為了減肥一開始就挑戰馬拉松,反而變成運動傷害。

     
  3. 規律作息、控制飲食、補充蛋白質

    不少人對於運動該如何搭配飲食感到好奇。朱家宏醫師平時飲食以均衡為主,早晨運動前後會補充少量「支鏈胺基酸(BCAA)」來幫助肌肉生長與修復,不過並不特別依賴保健品。他提醒,減重關鍵是規律作息、控制飲食,並找出能長期維持的方式,而非盲目跟風,運動之外搭配適度補充蛋白質,也有助於維持肌肉量,避免快速復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