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美國白宮公布了78歲川普總統的年度健康檢查報告,健康狀況極佳。其中川普總統針對心血管健康做了許多項目,除了抽血外,還有頸動脈超音波、靜態心電圖(EKG)跟心臟超音波,而這三個項目在台灣都是相對平價的項目,全做自費也萬元有找。
此外,川普總統也做了近年肺癌篩檢很熱門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而這個檢查其實不只能看肺臟,也能看心臟,但報告上往往只寫肺部,很少會提及心臟的部份,就連美國白宮所提供的健檢報告也是如此。
此外,川普總統也做了近年肺癌篩檢很熱門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而這個檢查其實不只能看肺臟,也能看心臟,但報告上往往只寫肺部,很少會提及心臟的部份,就連美國白宮所提供的健檢報告也是如此。
川普總統的心臟健檢項目,心內醫師也推薦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的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醫師說,「川普總統所做的抽血、頸動脈超音波檢查、靜態心電圖跟心臟超音波,都是很實惠的心臟健檢項目。現在國健署所提供的公費成人健康檢查中,30歲以上,就有免費提供飯前血糖、血脂的抽血檢查跟血壓的量測,能提供基本三高(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數字的參考。」
血壓的部分,目前比較希望民眾能在居家裡量,因為在門診,有些民眾坐輪椅、扭著很奇怪的姿勢量血壓,得出的結果都不太準。
建議早上一起床、還沒有開始任何活動前測量,並且睡前可再測一次。量測時需要放鬆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手臂平行胸口的高度、放在桌面上不懸空,並且需要特別注意血壓計的壓脈帶尺寸的選擇,例如有些民眾太瘦,壓脈帶又太大,繞手臂二圈,才能綁起來,代表壓脈帶過大,可花150元左右,換一個比較小的壓脈帶,才能確保量到更準確的血壓值。
而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是利用超音波影像來評估頸部動脈血管的健康狀況,特別是動脈硬化斑塊、狹窄或阻塞,屬於不用打顯影劑的非侵入性的檢查,自費約3000元左右。
非侵入性的超音波檢查,也是掌握心血管健康的關鍵!下一頁繼續看頸動脈、心臟超音波的檢查資訊
由於動脈硬化的過程是慢慢發生的,從正常到累積斑塊需要時間,再加上頸動脈血管很淺又很粗,一旦頸動脈有動脈硬化,代表心臟七成有動脈硬化,建議沒有症狀的朋友,一旦發現低密度脂蛋白(LDL)長期高於130mg/dL,就能可以安排頸動脈超音波,來看看是不是已經開始出現動脈硬化斑塊的早期變化。
同樣非侵入性的心臟超音波,自費約3000到5000元左右。可用來評估心臟結構,包括先天性的心臟病,像是正常的主動脈瓣有三瓣,若只有兩瓣的異常,心臟超音波的影像就能看得清楚,另外像是心臟肌肉太厚、心臟瓣膜打不開或關不牢等比較動態血流相關的結構異常,也能透過心臟超音波揭密。
而心臟超音波也有評估心臟收縮的功能,舉例來說,心臟超音波能計算左心室射出分率,這是左心室在每次心臟收縮後,從左心室打出的血液量占左心室容量的比例。正常值在55%以上,數值越低,代表心臟功能越差;若低於40%,要考慮可能有心衰竭,需要進一步檢查。
不過,無論是頸動脈或心臟超音波檢查,都與操作者的臨床經驗很有關係,該採取什麼姿勢、怎麼放超音波探頭,才能照得最清楚,與操作者的經驗值密切相關。
小小智慧手錶的心電圖功能也有大妙用!下一頁看靜態、動態、智慧手錶三種心電圖的優勢
靜態心電圖,可偵測十秒鐘心臟肌肉的電位變化,主要強項是看心律不整,但心律不整就像地震一樣,不見得是持續發生。當心跳呈現過快、過慢等不規則跳動時,就容易出現症狀。
而運動心電圖則會分別在休息時,以及運動三、六、九、十二分鐘各測一張,來比較心律的變化,通常用於評估心管阻塞、狹窄、運動相關的心律不整及血壓的變化,但血管狹窄的程度,要在50%以上較有機會誘發出缺氧的狀況,若不方便運動的民眾,則需改做打放射性藥物的心肌灌注掃描,能夠偵測輕度缺氧,並精確評估出哪一塊肌肉在缺氧與其嚴重程度。
現在有很多具心電圖功能的智慧手錶,主要是偵測脈搏,但當脈搏過弱時,有可能偵測不到而呈現低心率的異常情況。智慧手錶的優勢是配戴時間長,例如:有些急性的心肌梗塞,也會突然呈現心律不整,有警示作用。若有測到心律不整,再到醫院做心電圖,或是背一個星期到一個月的24小時心電圖,把心律都錄下來,可增加心律不整被篩檢到的機會。
最後是心電圖檢查,從自費100、200元的十秒靜態心電圖到上萬元長時間連續紀錄的24小時心電圖都有,主要差別在於需要花多少時間去記錄、分析心電圖,畢竟心律問題可大可小,有可能不影響生活,也有可能危及生命,需與心臟內科醫師討論後再決定適合的檢測方式。
陳冠群醫師也推薦肺部X光的檢查,肺部X光的自費價格約在400到600元,能看看心臟有沒有擴大,如果心臟已經擴大,就可以加做心臟超音波來評估心臟本身的功能,建議每兩年左右可做個基礎的靜態心電圖,若有心悸症狀、量血壓或智慧手錶看到心跳過慢或過快或心律不整,就會建議做個比較長時間的24小時心電圖。
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不只是檢查肺癌的利器,下一頁告訴你如何看出心臟血管的健康狀況!
現在很多民眾會為了肺癌篩檢去做肺部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自費價格約在5000到8000元左右。做肺癌篩檢時,主要是看肺臟。但事實上,也能同時看到心臟血管是否有鈣化,因此,建議有做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民眾,也可以拷貝一份影像,請心臟科醫師直接看心臟血管有沒有鈣化的現象,有助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達到一魚兩吃的效果。
然而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解析度並不高,因此若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都看能到動脈硬化斑塊,就代表心血管風險非常高,必要時可再安排打顯影劑的心臟冠狀動脈的電腦斷層,來看心臟血管的管腔內有沒有狹窄、斑塊、鈣化。
▼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也能看心臟。(陳冠群醫師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打顯影劑會吐,建議空腹八小時,讓胃完全排空來接受檢查。近年很流行的瘦瘦針會影響血糖跟胃排空,如果是每天打的劑型,也建議等到做完檢查再施打。檢查很快,幾分鐘就做完了。但這項健檢需用高階醫療設備跟複雜的運算處理,檢查費用相對高。
若是腎功能不好,腎絲球過濾率(eGFR)小於20以下的第四期腎友較不適合施打顯影劑,尤其是洗腎的腎友,往往又是血管鈣化的高危險群。血管鈣化非常厲害時,在做電腦斷層時,可能會有很多假影,就像在大太陽下,看玻璃上面爬的螞蟻。陽光太亮,螞蟻又背光會看不清楚。這種狀況下,若又高度懷疑需加做心導管治療,可能就要與心臟內科醫師討論是否安排心導管去看管腔的狀況會比較清楚,必要時,也能直接進行心導管治療。
如果是平常還算健康,沒有明顯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男性40歲以上或更年期女性,當然,可先參考川普總統的護心健檢項目,透過抽血、頸動脈超音波、靜態心電圖(EKG)跟心臟超音波,再多加一張胸部X光,就能以相對實惠的健檢費用,客觀地評估心臟的功能和結構,及早發現潛在的心臟問題。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血壓的部分,目前比較希望民眾能在居家裡量,因為在門診,有些民眾坐輪椅、扭著很奇怪的姿勢量血壓,得出的結果都不太準。
建議早上一起床、還沒有開始任何活動前測量,並且睡前可再測一次。量測時需要放鬆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手臂平行胸口的高度、放在桌面上不懸空,並且需要特別注意血壓計的壓脈帶尺寸的選擇,例如有些民眾太瘦,壓脈帶又太大,繞手臂二圈,才能綁起來,代表壓脈帶過大,可花150元左右,換一個比較小的壓脈帶,才能確保量到更準確的血壓值。
而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是利用超音波影像來評估頸部動脈血管的健康狀況,特別是動脈硬化斑塊、狹窄或阻塞,屬於不用打顯影劑的非侵入性的檢查,自費約3000元左右。
非侵入性的超音波檢查,也是掌握心血管健康的關鍵!下一頁繼續看頸動脈、心臟超音波的檢查資訊
頸動脈、心臟超音波等非侵入性檢查,與操作者的經驗值密切相關
由於動脈硬化的過程是慢慢發生的,從正常到累積斑塊需要時間,再加上頸動脈血管很淺又很粗,一旦頸動脈有動脈硬化,代表心臟七成有動脈硬化,建議沒有症狀的朋友,一旦發現低密度脂蛋白(LDL)長期高於130mg/dL,就能可以安排頸動脈超音波,來看看是不是已經開始出現動脈硬化斑塊的早期變化。
同樣非侵入性的心臟超音波,自費約3000到5000元左右。可用來評估心臟結構,包括先天性的心臟病,像是正常的主動脈瓣有三瓣,若只有兩瓣的異常,心臟超音波的影像就能看得清楚,另外像是心臟肌肉太厚、心臟瓣膜打不開或關不牢等比較動態血流相關的結構異常,也能透過心臟超音波揭密。
而心臟超音波也有評估心臟收縮的功能,舉例來說,心臟超音波能計算左心室射出分率,這是左心室在每次心臟收縮後,從左心室打出的血液量占左心室容量的比例。正常值在55%以上,數值越低,代表心臟功能越差;若低於40%,要考慮可能有心衰竭,需要進一步檢查。
不過,無論是頸動脈或心臟超音波檢查,都與操作者的臨床經驗很有關係,該採取什麼姿勢、怎麼放超音波探頭,才能照得最清楚,與操作者的經驗值密切相關。
小小智慧手錶的心電圖功能也有大妙用!下一頁看靜態、動態、智慧手錶三種心電圖的優勢
靜態、動態心電圖與智慧手錶的心電圖功能,各有優勢
靜態心電圖,可偵測十秒鐘心臟肌肉的電位變化,主要強項是看心律不整,但心律不整就像地震一樣,不見得是持續發生。當心跳呈現過快、過慢等不規則跳動時,就容易出現症狀。
而運動心電圖則會分別在休息時,以及運動三、六、九、十二分鐘各測一張,來比較心律的變化,通常用於評估心管阻塞、狹窄、運動相關的心律不整及血壓的變化,但血管狹窄的程度,要在50%以上較有機會誘發出缺氧的狀況,若不方便運動的民眾,則需改做打放射性藥物的心肌灌注掃描,能夠偵測輕度缺氧,並精確評估出哪一塊肌肉在缺氧與其嚴重程度。
現在有很多具心電圖功能的智慧手錶,主要是偵測脈搏,但當脈搏過弱時,有可能偵測不到而呈現低心率的異常情況。智慧手錶的優勢是配戴時間長,例如:有些急性的心肌梗塞,也會突然呈現心律不整,有警示作用。若有測到心律不整,再到醫院做心電圖,或是背一個星期到一個月的24小時心電圖,把心律都錄下來,可增加心律不整被篩檢到的機會。
最後是心電圖檢查,從自費100、200元的十秒靜態心電圖到上萬元長時間連續紀錄的24小時心電圖都有,主要差別在於需要花多少時間去記錄、分析心電圖,畢竟心律問題可大可小,有可能不影響生活,也有可能危及生命,需與心臟內科醫師討論後再決定適合的檢測方式。
陳冠群醫師也推薦肺部X光的檢查,肺部X光的自費價格約在400到600元,能看看心臟有沒有擴大,如果心臟已經擴大,就可以加做心臟超音波來評估心臟本身的功能,建議每兩年左右可做個基礎的靜態心電圖,若有心悸症狀、量血壓或智慧手錶看到心跳過慢或過快或心律不整,就會建議做個比較長時間的24小時心電圖。
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不只是檢查肺癌的利器,下一頁告訴你如何看出心臟血管的健康狀況!
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也能看心臟,追求高解析度要用心臟冠狀動脈的電腦斷層
現在很多民眾會為了肺癌篩檢去做肺部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自費價格約在5000到8000元左右。做肺癌篩檢時,主要是看肺臟。但事實上,也能同時看到心臟血管是否有鈣化,因此,建議有做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民眾,也可以拷貝一份影像,請心臟科醫師直接看心臟血管有沒有鈣化的現象,有助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達到一魚兩吃的效果。
然而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解析度並不高,因此若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都看能到動脈硬化斑塊,就代表心血管風險非常高,必要時可再安排打顯影劑的心臟冠狀動脈的電腦斷層,來看心臟血管的管腔內有沒有狹窄、斑塊、鈣化。
▼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也能看心臟。(陳冠群醫師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打顯影劑會吐,建議空腹八小時,讓胃完全排空來接受檢查。近年很流行的瘦瘦針會影響血糖跟胃排空,如果是每天打的劑型,也建議等到做完檢查再施打。檢查很快,幾分鐘就做完了。但這項健檢需用高階醫療設備跟複雜的運算處理,檢查費用相對高。
若是腎功能不好,腎絲球過濾率(eGFR)小於20以下的第四期腎友較不適合施打顯影劑,尤其是洗腎的腎友,往往又是血管鈣化的高危險群。血管鈣化非常厲害時,在做電腦斷層時,可能會有很多假影,就像在大太陽下,看玻璃上面爬的螞蟻。陽光太亮,螞蟻又背光會看不清楚。這種狀況下,若又高度懷疑需加做心導管治療,可能就要與心臟內科醫師討論是否安排心導管去看管腔的狀況會比較清楚,必要時,也能直接進行心導管治療。
如果是平常還算健康,沒有明顯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男性40歲以上或更年期女性,當然,可先參考川普總統的護心健檢項目,透過抽血、頸動脈超音波、靜態心電圖(EKG)跟心臟超音波,再多加一張胸部X光,就能以相對實惠的健檢費用,客觀地評估心臟的功能和結構,及早發現潛在的心臟問題。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