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觀察舌頭外,黃澤宏也進一步指出,可以透過由上至下用大拇指按壓雙腿「脾經」與「三陰交穴」、「陰陵泉穴」(兩穴均位於脾經上)判斷,若發現浮腫,且按壓脾經、穴道時有酸脹感,甚至疼痛,即是體內有濕氣的一種表現。
三陰交穴位置:踝關節上方四橫指處的小腿骨後方的位置凹陷處

陰陵泉穴位置: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若想藉由食物排除體內濕氣,《飲食決定去濕力》書中提供了幫助排濕的常見食物供民眾參考,包括紅豆、黃瓜、冬瓜、苦瓜、地瓜、茄子、香菇、洋蔥等。紅豆性平,可以健脾利水、清熱除濕;黃瓜除了牌濕外,還有助於減重,抑制脂肪、膽固醇的吸收;冬瓜有利水消腫之效,並可抑制醣類轉化為脂肪;苦瓜除了可清熱解毒、祛濕止癢外,其富含的維生素C還可防止動脈硬化、保護心臟。
參考資料:
- 防疫的錯誤養生觀念?這樣才完蛋拉!|診邊小知識
- 濕氣是吃出來的!10個習慣加重濕氣排不掉,小心身體會積水!
- 你身體「濕氣重」嗎?如何改善?飲食怎麼吃?中醫師的10個小提點
- 你的「濕氣」重不重?一張表自我檢測!口水多、舌苔厚...中醫師:有超過6項,你就是重度濕氣!
- 染Omicron驚見「地圖舌」!「甘露消毒丹」有解?!
- 地圖舌出現 健康拉緊報? 掌握排毒時機 身體自然好
- 草莓舌等「新冠舌頭」3異樣是確診新症狀?張上淳提醒判別要點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消化不良、頭暈頭痛…八種症狀原來濕邪上身!看身體3部位快速檢測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