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梅雨季一身「濕熱病」搬除濕機還不夠!兩碗湯祛濕消暑更安神

吳文誠中醫師
2025-06-09 11:00:00
1,425
收藏
分享
芒種是收穫與耕耘並重的關鍵節氣,傳統農事中代表著「芒穀類作物成熟應收割,夏季作物要抓緊時間播種」,提醒人們把握時機,努力耕耘將有收穫,也需要抓緊時間繼續耕耘,體現人與自然的互動與人生哲理。

芒種後交疊梅雨季!濕熱害疲倦、頭昏、腹瀉找上門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吳文誠中醫師表示,台灣的梅雨季是每年初夏(約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的一段持續陰雨、降水頻繁的時期。芒種與梅雨季兩者交疊,正是梅雨季節的進行時期,氣候轉變顯著,此時的氣溫升高,炎熱開始,進入初夏或盛夏天氣,降水明顯增多,濕度增高,雷雨、暴雨增多,天氣悶熱潮濕。

芒種時節接近夏至,晝長夜短,白天時間逐漸延長,陽光充足,民間也有將芒種視為「轉旺」的節令,有利陽氣增長。中醫認為芒種是「陰陽轉變、陽氣漸盛、濕熱氣盛」的時節,養生應順應天時,養陽氣、調理脾胃、祛濕清熱,預防外濕引動內濕所導致的各種濕熱病。

吳文誠中醫師說明,芒種過後的濕熱氣候容易使人感到疲倦、頭重頭昏、煩躁、汗出過多或過少、食慾不振、腹瀉、皮膚濕疹、失眠、口乾舌燥等,為一年中易中暑及腸胃不適之時。

芒種後兩碗湯養心安神、健脾祛濕!瓜類蔬果消暑但西瓜別晚上吃傷陽氣



中醫此時重視養心安神、健脾祛濕,以下介紹推薦食材及穴道保健。

【養心安神】

食材:蓮子百合湯

穴道:
  • 神門:小指側腕掌橫紋上。功效:安神寧心,清火涼營,清心熱,調氣逆。
  • 內關:腕橫紋上2吋(三橫指)。功效:寧心、安神、和胃、寬胸、降逆、止嘔。
  • 合谷:虎口處。功效:疏散風邪,開關通竅,清泄肺氣,和胃通腸

【健脾祛濕】

食材:薏仁、赤小豆、冬瓜、苦瓜、山藥蓮子湯

穴道:
  • 陰陵泉:小腿內側,膝內側下方凹陷處。功效:運中焦,化濕滯,調膀胱,祛風冷。
  • 地機:陰陵泉下3寸(四橫指)。功效:和脾理血
  • 豐隆:膝蓋與外踝連線中點,往外二橫指。功效:和胃氣,化痰濕,清神志。

吳文誠中醫師分析,芒種是養陽氣重要時節,透過喝足夠的白開水(體重乘以30cc)並避開日正當中運動以正常流汗、排尿排便,使身體熱能適當宣發調暢散熱,以防暑,避免長時間吹冷氣、冷飲過度,防寒濕邪伏入體。

生活起居保持室內通風及注意食材保存,避免食物腐敗。飲食宜清淡、少油少鹽,避免「油膩、辛辣、甜膩(過甜水果、優酪乳、烏梅汁)、生冷(生菜、生食)、加工食品(火鍋料)」等5大類食材。

建議均衡飲食,主食選用十穀米加上薏仁;多食當季瓜類蔬菜消暑,例如:生薑冬瓜、涼拌苦瓜、大黃瓜排骨湯。

水果瓜果類(西瓜、哈密瓜、荔枝、龍眼)可在天氣炎熱的白天、同時伴有身體烘熱時少量食用,避免在晚上食用,以免傷陽氣及損脾胃生寒濕;甜點可選用無糖綠豆薏仁湯等清熱去濕的消暑聖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