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醫師,我後頸部的皮膚治療了好一陣子都無法改善,之前的醫師說是濕疹。」主訴的是一位熟女,語氣帶著些許無奈。
烏醫師拿起皮膚鏡定睛一瞧,除了後頸部紅疹外,發現了一些斷髮形成的黑點(black dots)。烏醫師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單純。連忙拿起刀片與玻片,小心翼翼刮下黑點短髮,滴上氫氧化鉀(KOH)溶液,開始沉浸在顯微鏡下的追尋。
「找到了!果然是你!」烏醫師發現黴菌菌絲的蹤跡,確認診斷。
烏醫師拿起皮膚鏡定睛一瞧,除了後頸部紅疹外,發現了一些斷髮形成的黑點(black dots)。烏醫師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單純。連忙拿起刀片與玻片,小心翼翼刮下黑點短髮,滴上氫氧化鉀(KOH)溶液,開始沉浸在顯微鏡下的追尋。
「找到了!果然是你!」烏醫師發現黴菌菌絲的蹤跡,確認診斷。
「您罹患的並非濕疹,而是頭癬。您是否常常在髮廊洗髮做造型呢?」
「是啊!」患者點頭回應。
「您可能是在髮廊因共用梳子被傳染的,頭癬必須服用抗黴菌藥物數個月才能痊癒喔!」


台灣的主要病原:紫色毛癬菌(Trichophyton violaceum),內生型(endothrix)真菌,侵入髮幹導致斷裂,形成黑點(black dots)。
【老年婦女感染風險】
【症狀】
【診斷】
【治療】
【替代藥物】
【輔助治療】
如何預防頭皮「發霉」長頭癬?下一頁醫師提醒3個要點,家中別忘這招防傳染
【個人預防】
【髮廊衛生管理】
【家庭與環境控制】
總結
在台灣,紫色毛癬菌引起的內生型黑點癬在老年婦女中較常見,與雄性素下降、免疫功能減弱及髮廊共用梳子等環境因素有關。Terbinafine為首選治療,結合抗真菌洗劑及嚴格衛生措施可有效控制。
針對髮廊傳播風險,建議自備工具並選擇衛生規範嚴格的髮廊。症狀不典型需積極診斷(KOH、培養),避免誤診。老年患者治療需考慮共病及藥物交互作用,建議諮詢皮膚科專科醫師。
本文獲得烏惟新醫師授權刊載 烏惟新醫師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是啊!」患者點頭回應。
「您可能是在髮廊因共用梳子被傳染的,頭癬必須服用抗黴菌藥物數個月才能痊癒喔!」


台灣老年婦女的內生型黑點頭癬,病因與流行病學
台灣的主要病原:紫色毛癬菌(Trichophyton violaceum),內生型(endothrix)真菌,侵入髮幹導致斷裂,形成黑點(black dots)。
【老年婦女感染風險】
- 雄性素下降:更年期後雄性素水平降低,頭皮皮脂分泌減少,削弱抗真菌屏障。
- 免疫功能減弱:老年免疫衰退(如T細胞活性下降)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增加易感性。
- 髮廊環境:台灣老年婦女常光顧髮廊洗髮、造型,未充分消毒的梳子、毛巾或剪髮工具可能攜帶T. violaceum,成為主要傳播途徑。潮濕氣候及頻繁接觸進一步增加風險。
- 其他傳播途徑:家庭內接觸感染者(尤其是兒童)、動物,或共用枕頭、帽子。
【症狀】
- 典型表現:頭皮斑塊狀脫髮,伴黑點(斷髮殞地)、輕度鱗屑及搔癢,易誤診為脂漏性皮膚炎。
- 嚴重病例:罕見癬腫(kerion),即發炎性結節,可能導致瘢痕性脫髮。
【診斷】
- 臨床檢查:檢查脫髮斑塊、黑點及鱗屑。
- KOH顯微鏡檢查:頭皮刮屑或拔髮,確認真菌菌絲或孢子。
- 真菌培養:鑑定T. violaceum,需數週,排除其他病原。
- 伍氏燈:T. violaceum無螢光表現。
- 皮膚切片(若必要):排除乾癬、紅斑狼瘡等。
- 鑑別診斷:脂漏性皮膚炎、雄性素掉髮、乾癬、毛囊炎。
【治療】
- 頭癬感染需口服抗真菌藥,Terbinafine為首選,因其對T. violaceum高效、療程短。
- 劑量:成人250 mg/天,口服,療程4-6週。
- 老年注意事項:監測肝腎功能。
【替代藥物】
- Itraconazole:200 mg/天,療程4-6週,注意和許多老年患者慢性病藥物有交互作用。
- Griseofulvin:1000 mg/天,8-12週。
【輔助治療】
- 抗真菌洗劑:Selenium或Ketoconazole洗劑(每週2-3次),減少真菌傳播,搭配保濕劑改善老年頭皮乾燥。
- 局部抗真菌劑:輔助控制表面真菌,務必配合口服藥物才能根治。
- 炎症控制:癬腫時短期使用低劑量皮質類固醇,注意老年患者類固醇副作用。
- 療程監測:4週後評估療效,若無改善,重新培養確認病原或調整藥物。
如何預防頭皮「發霉」長頭癬?下一頁醫師提醒3個要點,家中別忘這招防傳染
預防與管理
【個人預防】
- 自備梳子、毛巾至髮廊,避免使用公共工具。
- 選擇有嚴格消毒規範的髮廊(如紫外線消毒櫃或1:10漂白水溶液)。
【髮廊衛生管理】
- 採用一次性毛巾或高溫消毒毛巾。
- 梳子、剪刀每次使用後以1:10漂白水溶液浸泡或紫外線消毒。
【家庭與環境控制】
- 感染者消毒家中梳子、帽子、枕頭(1:10漂白水溶液)。
- 定期清洗寢具,保持乾燥。
- 篩查同住家人(尤其是兒童)及寵物,治療無症狀攜帶者。
- 健康管理:控制慢性疾病,提升免疫力;均衡飲食、適度運動。
- 教育:老年婦女及家屬應了解髮廊共用工具的傳播風險,及早尋求皮膚科診斷。
總結
在台灣,紫色毛癬菌引起的內生型黑點癬在老年婦女中較常見,與雄性素下降、免疫功能減弱及髮廊共用梳子等環境因素有關。Terbinafine為首選治療,結合抗真菌洗劑及嚴格衛生措施可有效控制。
針對髮廊傳播風險,建議自備工具並選擇衛生規範嚴格的髮廊。症狀不典型需積極診斷(KOH、培養),避免誤診。老年患者治療需考慮共病及藥物交互作用,建議諮詢皮膚科專科醫師。
本文獲得烏惟新醫師授權刊載 烏惟新醫師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